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爱心哺乳点”不能成为西湖专供
时间:2013-09-29 20:52:0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郭元鹏 

    一边是嗷嗷待哺、饿得直哭的宝宝,一边是正在为寻找隐蔽哺乳点而发愁的妈妈,这样的场景对于许多处在哺乳期的妈妈们来说并不陌生。从9月26日起,西湖景区正式开放6处“爱心哺乳点”,为带着宝宝出行的妈妈提供便利。记者在位于杭州曲院风荷景区门口的“微笑亭”看到,在一个一平米左右的空间里,已经挂上了印有“爱心哺乳点”字样的淡蓝色门帘,摆上了折叠躺椅。(9月28日《工人日报》)

    西湖景区设立了6处“爱心哺乳点”的做法是人性化的柔情,这和前段时间出现的“中性厕所”一样,都是人性化的土壤开出的温馨花朵,无论使用者有多少,都是一种善意关怀。此处既可以有掌声也需要有鲜花。

    但是,“爱心哺乳点”却不能成为西湖专供,还需要遍地开花。

    在公共场所哺乳孩子的确是一种很尴尬的事情。景区里人来人往,大街上人头攒动,超市里人山人海。孩子需要吃一口奶,年轻的妈妈们有几个人可以坦然面对异性的目光?当然,在任何地方哺乳孩子都不是龌龊的事情,不仅仅不龌龊还很高尚。固然,好奇的目光也不见得就会“炯炯有神”,但是,按照我们的传统观念和审美情趣来说,大庭广众之下,轻解罗裳,的确不舒服。再说了少数不怀好意者的眼神的确需要有一块“淡蓝色的窗帘”挡一挡,这不仅仅可以不让年轻的妈妈“脸红红”,更能让她们“心淡淡”,能够在喂奶的时候更从容点。

    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公共场所会有这样的设施呢?除了西湖景区,其他地方还有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就是这个西湖景区设置的“爱心哺乳点”也还是在广大网友多次呼吁之下建设的。这样说并不是对西湖景区的美好举动吹毛求疵,积极回应也是一种有力的作为。这样表述只是为了说明这样一种轻视人性化的服务的现象,总有人认为这样的事情是个小事情,不值得一提。其实,为民服务更需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着为民服务的成败。

    同样也是在杭州,群众呼吁设立“哺乳点”的地方还有医院,遗憾的是这家医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已经明确否定,他们的理由是“就医权高于哺乳权”,他们的意思是说,医院房间紧张。其实,这只是一个托辞而已。医院里能容得下闲置的高干病房,更能容得下一间“哺乳点”。

    “爱心哺乳点”不是西湖的专供,西湖景区有,其他景区也应该有,尤其是那个喊着涨价是为了游客的凤凰景区更需要有。“爱心哺乳点”不仅仅景区需要有,所有公共场所也都应该有。希望更多的窗口单位,都来设置这样的“哺乳点”。但是,有个小小的建议,下次挂牌子的时候,请去掉“爱心”两个字,就直接叫“哺乳点”吧!人性化的服务还不能上升到爱心的高度,因为这其实是应该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