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铁车厢设计可否人性化一点
时间:2013-09-22 18:35:12  来源:红网  作者:李忠卿 

  腻腻的葱油饼、容易戳到人的烤串,气味很大的韭菜饺子……在地铁车厢里出现这些,难免让乘客感到厌烦。19日,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中最新增加了禁止在车厢饮食的规定。(9月20日《北京晨报》)
  
  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让我们倍感无奈,不仅不得在车厢内便溺,禁止折叠式自行车进入,而且还增加了禁止在车厢饮食的规定,如此多的条条框框,让人无所适从,说白了,无非是借助公权力来绑架广大民众。
  
  俗话说得好,人有三急,亦即饥饿、口渴与内急,谁遇到了这些问题,恐怕都无法自持,特别是老人、病人与孩童,比如说拉肚子,肚子里突然翻江倒海,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排泄,可是车厢内没有厕所。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脱下裤子就地解决,二是直接将屎尿拉进裤子,但臭味依然在车厢内肆虐,即便将枪顶在脑袋上,这两种情形都依然势不可挡。
  
  至于不允许在车厢饮食,我看也是某些霸王条款的翻版。公共场所固然需要一种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但一律不准饮食,与强人所难没有区别。有些人上班赶时间,来不及吃东西,习惯上在车厢内边坐车,边进食,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随便剥夺这种权利,很不人道,这样的法律在国际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
  
  解决上述问题其实并非没有出路,只要加强正面引导,教育民众尽量不要将油腻的、刺激性很强的食物带进车厢,同时在进车厢之前,尽可能解决内急问题。对于不懂事的幼童,则事先准备好一只方便袋,将屎尿回收后扔进垃圾桶,千万不可在车厢内随地大小便。
  
  还有一个最有效地办法,就是对地铁车厢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改造,列车内有厕所与餐厅,地铁车厢虽不能完全参照,但起码可以设计出一个规模稍小的空间,专门用于乘客吃那些油腻、辛辣的食物,用于少数乘客跑肚拉稀时应急,哪怕在车厢内圈起一个角落供一个人使用即可。
  
  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体现在某些具体的细节上,公共设施不合理,用制度来强制执行,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长期来看公众难免不会产生抵触情绪,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严禁之类的规定我看还是越少越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