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城成“空城” 有人有市才能有城
时间:2013-09-06 12:41:4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易鹏 

  最近,一些地方大造新城、滥建新区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新型城镇化方兴未艾的背景下,“造城”之风提醒我们:城市新区再也不能走粗放型的发展老路,迫切需要走出一条可持续、集约型的发展新路。

  近年冒出的不少新区,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的新区建设,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首先是不顾自身条件遍地开花建新区,过多过滥、贪大求快,出现了土地城镇化远大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其次,新区建设标准过高,既没有给低收入农民工进入城市降低门槛,也提高了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率,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第三,人为造新区背离了“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推动一些地方的城市发展陷入过度依赖投资、房地产化、产业空心化等困境,最终导致“空城”、“鬼城”的频频出现。

  城市发展必须走健康可持续的新路。老的问题,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破解。

  有“人”才有城。更新观念,最关键的一点是构筑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区建设路径。城市新区归根到底是要让居民的生活更美好。这就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加快建设和完善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低碳、绿色、智慧城市建设,让更多人享有人生出彩机会。

  有“市”才有城。新型城镇化必须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不能单兵突进。产业聚集了,企业兴旺了,才有大量就业岗位,城市新区才会有人气。所谓“产城融合”,产业是基础和支点。

  接下来要想办法突出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事实证明,市场主体富有经济理性,能够主动规避风险,尽量避免不顾投资回报率而盲目建设等问题。滥建新区常常是因为长官意志、行政推动的作用。因此,要减少政府“有形之手”的干预,多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作用。政府应当好“裁判员”、“服务员”,而不是“运动员”。

  还要深化对城镇化建设规律的认知。我国未来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将从农村和小城镇向以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聚焦。为此,新区建设也要重视“二八定律”,减少过度建设带来的巨大浪费。不少空间宽裕、盘子过大的中小城市,不能再摊大饼了,而应着力盘活、用好现有资源,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与水平。

  最后就是用深化改革的办法破解新区发展难题。一方面要切实改变简单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导向,遏制“造城热”背后的政绩冲动;另一方面,应深化财税、土地等方面的改革,减轻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症,倒逼管理方式的转型,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