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走盲道就是作死”,市政部门听到了吗?
时间:2013-08-28 18:53:24  来源:红网  作者:王垚烽 

    日前,北京市残联研究室主任厉才茂的一句“北京的盲道也许建多了”引发社会关注。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的盲道遍布全市,长度近1600公里,世界第一,但盲人出行却基本上并不走盲道。不少盲道铺设在行人稀少的五环辅路,却铺不到银行医院、铺不进居民小区。对此,有盲人直言:“走盲道就是作死”。(8月27日《北京晨报》)
  
  长度世界第一,但盲人出行却基本不走盲道,这无疑是对北京盲道建设的巨大讽刺。盲人不走盲道,不是说他们不需要盲道,恰恰相反,作为世界上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盲人在为“出行难”问题而犯愁,城市的盲道建设还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之所以盲人们宁可忍受出行不便,也不愿意走盲道,甚至宣称“走盲道就是作死”,关键还在于现有盲道本身设计的不合理以及相关管理的不到位。
  
  中国城市的盲道建设历史已逾20年,虽说相比以往,政府对于盲人出行、盲道建设的重视程度已明显提高,不仅《残疾人保障法》对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给予了高度关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也将“城市主干道、市区商业街、人行道口、公交站点等地的步行道需设无障碍设施”纳入其中,但总体说来,盲道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
  
  我们看到,在城市的许多路段,盲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盲道还被附近群众、商贩随意占用,部分盲道甚至出现“中途盲区”、随意弯曲等规划建设不完善现象。盲道俨然成了一项“瞎设计乱修建”“只建设无管理”的“失政工程”,这就反而给盲人的出行增添了不少障碍。难怪有网友称:“走盲道,不是被电线杆撞死,就是被电线勒死”。话虽戏谑,但看看网上盛传的那些全国各地坑爹的盲道照片,也的确令人感到,盲人走盲道是“步步惊心”。
  
  莎士比亚说过:“城市即人。”作为城市的一份子,盲人理应享有自由出行的权利,避免出现“走到人家餐桌上”的盲道,保障盲人的出行安全不是什么德政问题,而是政府的基本义务。事实上,解决盲道成“忙道”、死路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城市规划者与管理者若是能坚持“以人为本”,打捞盲人群体“沉默的声音”,合理规划、按需设计、精心维护,而非贪多求长,花大价钱搞什么“世界第一”的里程竞赛,盲道完全可以成为人性化城市里一道充满温情的靓丽风景。反之,则无论出台颁布多少相关法规、政策,盲道都无法摆脱目前“盲目之道”的尴尬。
  
  一声“走盲道就是作死”,道出了盲人出行方面的无尽烦恼与怨气,也揭开了北京盲道长度“世界第一”画皮背后的真相。在举国上下整顿“四风”、践行群众路线之际,这句“话糙理不糙”的群众心声,市政部门听到了吗,又听懂了吗?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