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楼顶“私人花园”何时成“公共绿地”
时间:2013-08-21 18:31:14  来源:新京报  作者:敬一山 

    一方面,正规的屋顶绿化仍有很大空间,另一方面,私人“违规绿化”却层出不穷。

    北京“楼顶别墅”被曝光之后,苏州、上海、郑州等城市的“屋顶违建”也浮出水面。比如郑州某小区业主,在“楼顶上面建有花园、鱼池水系,存水几十吨。还养了40多只斗鸡和50多只鸽子和几只鹅,每天嗷嗷叫,臭气熏天……”

    蓄水养鱼、斗鸡养鹅,显然远远超出“绿化屋顶”的范畴,这些违规问题早该严查。但这些屋顶违章建筑,的确也折射出当前屋顶绿化的矛盾。屋顶绿化对城市气温和环境都大有好处,可一方面,正规的屋顶绿化仍有很大空间,有报道提到,上海屋顶绿化率尚不足7%,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屋顶绿化率普遍在15%-30%;另一方面,私人“违规绿化”却层出不穷。

    怎么弥合这种矛盾?直接的应对是打击违规,政府主导屋顶绿化。但鉴于屋顶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导致现实效果都不是很好。城管几年阻止不了“楼顶别墅”,政府的一些屋顶绿化的推广政策也是收效甚微。比如,郑州园林局等多部门2008年就曾专门下发推广屋顶绿化的通知,对于合格的屋顶绿化,每平米财政还能补贴50元至100元。但到了2012年,媒体采访时发现,很多市民根本不知道这个通知。

    由此可见,屋顶的问题,单纯靠政府效果未必会好,更为靠谱的办法,或许是发挥居民或者市场的力量。对居民来说,应该多抬起头仰望屋顶,通过业主委员会等形式,对屋顶做出一些集体的规划,对于私人侵占的行为,及时运用法律监督维权。事实证明,那些违建一旦肆无忌惮,不仅是占用公共空间,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维,可要不得。

    此外,也不妨给“私人绿化”一个合法的出路。比如建立“屋顶承包责任制”,如果有人愿意出资绿化,又征得多数居民的同意,可以考虑赋予他一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满后,“私人花园”即变成“公共绿地”。当然,前提是他要遵循一定的绿化规则,不能如郑州那位业主似的,做出养鹅扰民的事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