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 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时间:2010-05-20 14:27: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郝洪 
2010上海世博会大幕拉开之后的这几天,观众如潮拥入。一切是那么灿烂耀眼,那些巧夺天工的建筑,五光十色的未来世界,新技术勾勒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图景,让参观者浮想联翩,热血沸腾。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称之为“中国给世博会历史的重大贡献”。他评价道,这一主题超越了过去世博会主要展现科技发明进步成果的范畴,开创性地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城市发展问题的平台,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直面发展中问题的勇气和决心,也充满了前瞻性的智慧。

提出问题,这只是中国直面发展中问题的第一步。当上海世博会大幕开启,全世界对城市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观照他国经验,对比中国现实,我们会发现,对于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的中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美丽的梦想,也是艰难的跋涉。

炫目的新技术、新创造给人们以治理“城市病”的信心,但只有新技术被恰当地运用时,科技的魅力才能真正体现。徜徉在上海世博会这个融汇创新的竞技场,我们还应该将目光放得更远,思考得更深。

上海世博会3.28平方公里围栏区内,有一片独立的展区——城市最佳实践区。这里是世界未来城市的“实验室”,它通过模拟城市街区、中部展馆展示区和南部的未来馆、全球城市广场,将全球遴选出的55个城市展示案例集中展示,生动地再现了全球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努力。

在这里,我们看见许多一如“沪上生态家”、宁波滕头村这样的城市与自然与乡村互动的案例,也看到英国利物浦历史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看到沙特阿拉伯为朝圣者建造的高密度、多功能宜居帐篷城,看到埃及亚历山大如何利用有竞争力的捐助,打破私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保证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模式在贫穷地区的施行。

城市与自然、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历史,这不是单纯的环保问题,种种关系背后,其实是一个大写的“人”字。莎士比亚说过:“城市即人”,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城市的科学精神和人道意义,才能精确地解读“城市的美好之处,在于它更有能力给予弱者平等的机会”这句话,理解城市和谐发展的要义。

科技的光芒总是因爱与平等而璀璨、辉煌。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有一处堪称优秀公共住宅建筑露天博物馆的区域,那些美丽的“竹屋”建筑群落,是西班牙马德里公共廉租屋的创新实践。那些建筑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来供应热水和暖气,“栽培”具有生物气候调节作用的“空气树”,而所有这些技术创新,都是为了改变城市贫民的居住环境。

我们的城市是否真正读懂了那个大写的“人”?在经济速度理念至上、拆迁成为常态、土地财政难断的现实境况下,如何体现人的权利、人的利益、人的尊严?

单纯新技术的展示有时会蒙蔽人们的双眼,以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以为新产品和新材料可以让河流清澈、山峦青翠,让村庄重归安然宁静。其实不然,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有赖于理念的革新,只有找准发展方向,厘清发展思路,一切新技术和新创造才有造福现实的可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任重而道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