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这一次孩子走失,没有惊心动魄
时间:2013-08-18 17:58:58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高路 

    长沙205路公交车司机姚庆龙上午8点来钟停靠湘龙小学公交站时,一位年轻妈妈把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送上公交车,并叮嘱姚庆龙:孩子的奶奶会在紫薇路口等她。可当车开到紫薇路口时,姚庆龙却发现小女孩不见了。情急之下,姚庆龙向乘客说明情况,在征得乘客同意后,调转车头去找小女孩。

  仿佛又回来了那个人人见面都要打声招呼,凡事可托付的熟人社会。从这则新闻中,你能读到诚信的可贵、信任的温暖。

  司机姚庆龙因为急于找人,坏了公交公司的规矩,但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诚信和爱心的价值。任何时候,人道总是最大的原则,别人半路招手你可以不停,但如果是一位遇到急病的人招手,你即便坏一下规矩又何妨。这跟司机在求助危重病人的时候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理会红绿灯的限制;120 急救车在纷纷退让的车流中穿行而过等,是一个道理,那都是有序社会中的动人一幕。

  这个事情可贵在,母亲敢把小孩子托附给一个陌生人,而这个阳生人历尽波折没有让她失望。

  小女孩很幸运,她碰到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司机,还碰到了一车富有同情心的乘客。可是,并不是每一个走失的孩子都有这么幸运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小悦悦事件,在小悦悦倒在地上最后被拾荒阿姨抱起来之间,有18个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可这18个人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甚至没有人打个报警电话。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当她走失在城市的大街上时,她会遇到什么?从小女孩下车的地方到她奶奶接她的地方有一站路,在城市里,一站路可能意味着有一公里远。这一公里可能会发生的事太多了,小女孩可能走错方向,也可能走错路,要是有十字路口还有过马路的问题,那么多条马路那么多车,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是无法单独应对这些问题的。那么谁有可能帮她?在很多情况下,这成了一个漫长的寻找过程,还有一些孩子就此消失了,成为家长永远的痛。姚庆龙寻找孩子的过程,虽然时间不长只有10多分钟,但孩子在马路边一边走一边哭时,并没有人伸出手来帮一下。

  我想,正是因为想到这一些,姚庆龙才会这么着急,一车乘客才会对司机的行为这么体谅。

  为什么每一次孩子丢失的新闻读起来都这么惊心动魄?这首先是因为对一个孩子而言,城市的安全环境令人担忧,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无法确信孩子能得到多大的帮助。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热心的市民会伸出援助的双手,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人心怀叵测伤害孩子。我们没有安全感,没办法相信陌生人,很多时候,道德和法律已经失去了约束力。

  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热心的市民会伸出援助的双手,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人心怀叵测伤害孩子。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