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别做“奇观文化”的制造者
时间:2013-07-11 10:41: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杨雪梅 

    最近一段时间,很有些惊世骇俗的新闻迅速传播蔓延。

  例如,“不要碾死我”。这一声哀求来自一位中年妇女。当时,她被一辆大型水泥车撞倒,卡在车轮之下,满脸是血。司机下车查看时,这位妇女异常害怕,哭着连连央求“不要碾死我!”

  例如,安徽太和的“孕妇造假”案。有网友发布消息称,一名孕妇在医院孕检时被人迷倒,醒来后发现腹中胎儿被盗走。因其离奇和惊悚,此事也迅速在网络上传播。

  ……

  当然,这些新闻最后都被证实是含有大量虚假信息的。

  媒体可信乎?

  在网络传播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遭遇大量信息,很多人往往来不及甄别就快速反应、下意识传播,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是什么造成了我们更容易传播一些虚假新闻?很多时候我们是否是带着自己的立场去选择新闻,而不是根据事实来选择新闻?或者说,很多虚假新闻有隙可传,是否恰恰因为它们更符合我们的议程设置癖?比如,“不要碾死我”这一话题的由头是那么真实动人,所谓 “撞伤不如撞死”的老调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再弹,对于当前道德严重滑坡、制度改进裹足不前的批判也可以再一次汇聚成河。在没有任何证据支撑那位肇事司机会选择碾死那位妇女的前提下,我们轻而易举就激动于那句“不要碾死我”,或者是因为这种新闻更容易产生戏剧化的效果,也更容易进行流俗化、范式化的批评。

  在未来的舆论格局中,也许一方面是虚假新闻经常性地出现,一方面是大量的辟谣新闻应运而生。曾几何时,纸媒记者是最从容的,因为有最后的截稿时间,我们有时间调查、写稿和核实新闻事实。而一篇重要的通讯可以用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差错当然也还是有,但至少思考的时间是有的。今天还有时间吗?随着纸媒记者们也越来越多地像没头苍蝇一样东奔西跑,像网民一样追求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差错将会越来越多,挡都挡不住。 

  还有,对于新闻戏剧化的偏好似乎也导致了我们对于某些假新闻的青睐。从新闻学的观点来看,媒体不管报道什么人、什么事,都应以事实为基础。但平淡无奇的日常新闻似乎已不足以满足一些读者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媒体日益升级的新闻竞争,戏剧化的新闻、无中生有的猎奇新闻显然更具有“眼球效应”。在美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看来,这种将新闻事件戏剧化和“小报化”的报道现象,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媒体奇观”,在追求媒体轰动效应的年代,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已经屈从于奇观逻辑。

  比如在美国发生的辛普森案,是典型的“谋杀案奇观”,同所有小说情节一样,展示了黑人贫民窟的男主角通过自身奋斗取得了金钱和地位,赢得了白人美女的青睐,然后是过量吸毒、婚外恋、虐妻、分居、激烈争吵、直到谋杀和庭审。这一奇观又导致了“电视奇观”,自谋杀案发生两年内,电视节目都被辛普森所占据。辛普森也是“网络奇观”,互联网上网民可以查到各种关于该案的信息以及展开的激烈争论。辛普森还是一个多元文化奇观,他牵扯到了不同肤色的、来自各个种族和各行各业的人群。辛普森案还是一个消费文化奇观,所有与本案有关的物证都成了消费品的展示。辛普森庭审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场法律媒体奇观,大量观众每天通过电视频道关注法庭活剧……

  显然,一则新闻如果不具备营造多种奇观的素质,就会被我们选择性忽略,而具备奇观潜质的新闻就会被爆炒。这也是为什么在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中,也会鱼目混珠地混入假新闻。而在中国新闻界,“标题党”和“魔幻现实主义写作”也在大行其道。

  曾经报道过广岛原子弹的约翰·赫西说:“新闻执照的铭文应该是:这里没有一点编造。”这或者值得每一位新闻人,并试图传播新闻的人重温。毕竟深处“奇观时代”的我们,不仅仅是“奇观文化”的欣赏者,也许一不小心也会成为它的制造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