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癌症村”指向生存环境的掠夺
时间:2013-06-30 20:41:59  来源:观点中国   作者:邓海建 

    “癌症村”阴霾难散,或在于污染难防难治,但更在于被污染戕害的公民权益,迟迟追溯不到失范的源头。

    6月25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数字版出版,这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过去十多年中,淮河流域内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多发“癌症村”。更早之前,在粗放追求GDP的年代,淮河及其支流被大小工厂污染。村民们的水井越打越深。不过死亡还在增加。(6月28日《新京报》)

    一方水土,一方人。水坏了,人也不得安生。

    污水排入地下,癌症笼罩村庄。传说中的“癌症村”与水源的关系,终于从生活常理的推断,坐实为科学审慎的逻辑。事实上,早在2009年4月,就有媒体以《中国百处致癌危地》为题,系列报道了一些癌症高发地区。同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学生孙月飞在题为《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的论文中指出,中国癌症村的数量已经超过247个,覆盖中国大陆的27个省份。2013年2月,一份基于调查材料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互联网上被关注,村子数量被认为超过247个,涵盖中国大陆的27个省份。

    纠结在数字上精准性,意义寥寥,真正有价值的,是必须要接受一个共识:如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地下水及地表水安全则是社会的生命。今日淮河流域的癌症频发,与过去十数年大小工厂的污染息息相关。村民们的水井越打越深,但死亡率还是如影随形。用专家的话说,尽管水质在改善,“癌症发病率的正常回归,起码还需10年”。

    起码眼下而言,癌症是不可逆的,有多少人等得及这个10年?当我们对污染后遗症变得无奈、麻木,甚至习惯的时候,并不能改变责权关系上侵害与被侵害的事实。从概率上说,有一些癌症是可以幸免的,如果“随手拍”一条干净的家乡河不是很难的话,如果悬赏邀请环保局长下河不是很辛酸的话——今日的河流或地下水,也不会把罚单扣在逃脱不出沿线的村民头上。

    不管“癌症村”这个概念是不是严谨,但污染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已经是一个没有逻辑悬疑的命题。尽管我们不在“癌症村”,尽管我们不在淮河水系,但还是不能忘了下面这些数据:全国七大水系劣五类水质断面比例达18.4%。据了解,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2011年,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其中“较差―极差”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即使是北京,浅层地下水中也普遍检测出了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治不好“癌症村”,就逃不过“癌症城”。

    有治理,有好转,也许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眼下的“癌症村”,疑似受害的都是无法逃离村庄的弱势群体:他们或者因年龄或身体原因而无法选择外出打工,他们或者因乡恋或情感因素而不愿离开生息的土地——当然,他们更无法出国移民。生存环境的掠夺,指向失衡的天平。污染者是利益获得者、被污染者是伤害承担者,二者之间既没有利益补偿机制、更没有责任追究机制;加之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链,甚至在保障孱弱的制度内,被污染而伤害的公民反而要砸锅卖铁去看病。

    “癌症村”阴霾难散,或在于污染难防难治,但更在于被污染戕害的公民权益,迟迟追溯不到失范的源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