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溺亡背后,留守难题更需关注
时间:2013-06-28 17:56:2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钱兆成 

    6月26日13时许,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生米镇文青村发生一起悲剧。3个同胞兄妹在村口池塘旁边玩耍时溺水身亡。由于当时没有人路过,直到一位5岁的小男孩浮出水面才被发现。事发后,辖区派出所和当地生米镇展开调查。(6月27日《江西日报》)

    三个年幼的生命被无情的河水吞噬了,留下的是家人无尽的忧伤。这三个留守儿童并非是第一批受害者,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伤亡和被伤害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而这一切,到底谁应该负起责任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不妨反思一下:农民为什么要外出打工?这个原因并不复杂。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业三要素大幅度流出迫使农民不得不背景离乡,外出打工。具体而言,近年来农村土地被大规模占用,农村劳动力外流,资金也在银行商业化改革中被大量从农村抽走,三农问题愈演愈烈。

    如果在政府的主导下,这些资源如果能够重返农村,使农村经济重新获得发展,农民便可以在家乡直接就业,从中获得收益,那么,他们就不用再去背井离乡了。

    然而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当前的形势是大规模的城镇化和农民工的大迁徙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福祉。与此同时,全国约两亿五千万农民工、六千万左右的留守儿童和他们年迈的祖辈正不可遏制地陷入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断裂和家庭撕裂的焦虑之中。这种转型之痛,不应该由祖辈或父母单方面承担,而正视留守难题事关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多数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但老人们的身体和意识上都开始老化,往往无法很好地完成照顾和教育留守儿童的义务。家长们也希望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但迫于现实生存的压力,绝大多数青壮年都会选择外出打工,一旦发生突发事故,甚至整个村子都没有青壮年能够应对。

    溺水死亡虽然是偶然事件,但如果父母长期在孩子身边,教育和防范措施就能够做得更到位,也许悲剧就能够减少许多。但现在的问题是,单靠农业收入已经很难维持农村家庭的教育和生活支出,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留守儿童问题也一年比一年突出。留守儿童,是那些不得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家庭的心头之痛。农村空巢,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儿童溺亡问题,还有儿童的心理成长、教育等诸多问题。

    笔者希望最终能够从体制上解决这个问题,即在努力创造条件的情况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包括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政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显然,这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