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纠结城管:受“伤”的为什么总是你
时间:2013-06-05 19:57:3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吴晓华 

    广州东山口城管、小贩冲突,城管遭小贩“剥光猪”、“抓下体”的视频和图片被网络疯传,6月3日,城管温一明称“很淤”,但亦希望通过视频和证据,让市民知道城管队员的艰辛。同一天,网上爆料陕西省延安市街头几名城管“暴力执法”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几名城管队员对一名骑单车男子进行围殴。网友称,这样暴力执法也太让人伤心了!

  英国广播公司一篇评论曾分析说,城管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权力外包”的产物。这话不假,在中国,城管是让人既爱又恨的角色,“人人都在骂城管,但不管又不行”。城管执法,往往局限在社会的底层、基层,处理的是城市死角问题,从市容环境、工商管理、城市节水到公共交通,面对的是大量进城农民与失业下岗工人,他们都需要靠街头摆摊维持生计,所以暴力冲突不断发生几乎成为一种必然。

  无论是广州城管遭小贩“抓下体”,还是延安城管“暴力执法”围殴男子,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城管人员都是因为工作而发生纠纷,而不是个人恩怨。当然,两者都是不该发生的悲剧:暴力围殴肯定不对,被暴力袭击亦是委屈。然而,城管们别无选择。2006年夏天发生在北京的无证小贩崔英杰刺死城管人员一事,曾经引起社会各界对城管体制的反思,舆论至少保留了一些对城管的同情与理解,但此后,随着城管一再使用“暴力”,则让舆论完全转向对城管执法的反对和声讨。一个是身体的伤,一个是被舆论的棒喝,在道德的高地上,城管彻底地沦为尴尬的角色。

  城管制度的先天性不足,如无充足财政拨款支持、人员素质不高,以及法律地位不清,决定了这个群体的纠结处境:在政府部门中被“边缘化”,在民众特别是小贩眼中又被“妖魔化”。国外人士评价道,“名声不佳的中国城管做了很多别人嫌苦嫌累又吃力不讨好的事,却没得到相应评价。”而城管也做了让国人尤其是小商小贩很难堪的事,一时的威风或处理事务的“快意”,总是被民众愤怒的口水淹没。

  城市管理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尤甚。2010年8月,美国“城管”也闹了一场风波。俄勒冈州一个7岁女孩摆摊卖柠檬水,被当地卫生管理员赶走。美国民众极为不满,理由是“管理扼杀了小女孩的创业热情”。舆论压力之下,当地官员最终向小女孩道歉,但美国并不是对所有的“创业者”都宽大处理……中国也不会,除非被城管“暴力”对待。

  无论是谁使用了暴力,法律应该公正地处置。城市管理应服从民众的生存权,但民众的生存权也不应该建立在全体居民的痛苦之上,两者之间理应有一个平衡的存在。在中国城市化仍然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管理太严或太松,都可能导致混乱。显然,规范职能,改善民生,寻求和谐之道,应该是全社会的努力目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