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推进城镇化首要的是城镇能提供就业岗位
时间:2013-05-20 12:07:10  来源:北京日报  
    时下学界有一说法,称此前三十年中国经济高增长是由工业化推动;而此后三十年将靠城镇化推动。差不多众口一词,似乎没理由可以怀疑。然最近我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还是不甚清楚。我的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不是两个可以截然分开的阶段?如若是,上面的说法能成立;但若不是,这判断恐怕就大有疑问。

  工业化与城镇化究竟是何关系?或者说它们是否是前后两个阶段?显然,这与人们对城镇化的理解有关。关于“城镇化”,我所看到的解释有三种,简言之:一是化村庄为城镇;二是化农民为市民;三是化务农为务工。应该说,这三种解释都对,也都是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但若刨根究底,问城镇化的核心到底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家的看法可能各有不同。

  先说我的观点。城镇化的核心我认为是转换农民职业,即化务农为务工。离开这一点,任何形式的城镇化皆是舍本逐末。比如化村庄为城镇,其实就是建小城镇。这方面我们曾有过教训,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小城镇”大战略,政府投了四千亿,短短几年小城镇遍地开花,结果呢?全国一万多个小城镇,平均人口仅3000多人,而非农人口不及2000人。由于农民在城镇无以谋生,久而久之不少小城镇也就成了空城。

  所谓化农民为市民,通俗讲就是转户口。户口重要吗?当然重要。目前在中国户口不单是身份象征,也与待遇有关。这些年进城农民工由于无城镇户口,医疗保险、孩子上学等皆诸多不便,所以他们希望转户口。问题是,转户口是否就是城镇化?大约十年前我曾赴西北某市调研,听当地官员说城镇化率达到51%,我大吃一惊,细问究竟,方知当地人口一半以上转了城镇户口,可70%的人还是以种地为生。这样的城镇化意义是什么呢?

  是的,城镇化的关键是转职业而非转户口。换句话说,城镇化要从非农人口的比重看,从事非农人口的比重越高,城镇化率就越高;反之,若农民仍以种地为业,即便百分百转了城镇户口也算不上城镇化。故推进城镇化首要的是城镇能提供就业岗位,能让农民在城里找到工作。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农民找到工作?当然只能是发展工业,若工业化不发展城镇化就如空中建塔,没有根基迟早也要坍塌。

  回顾一下城市发展史,我们或许看得更清楚。早在农耕时代,城市就已出现了。不过那时的城市主要是用于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只是消费中心,没有生产功能。真正意义的城市,是13世纪工商业发展后地中海沿岸涌现的如米兰、威尼斯、巴黎等商贸中心。而城市化大步提速,则是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不仅打败了手工作坊,同时也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就业。至一战前夕,英、美、德等国家其实已经城市化了。

  可见,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同步的。不信你能举出一个例子,证明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绕过工业化实现了城市化;或者有哪个国家绕过城市化而实现了工业化。的确,工业化与城市化就是这样密不可分,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而非前后两个阶段。既如此,那么“中国经济前三十年靠工业化推动,而后三十年靠城镇化推动”的说法就不足为信。

  有人也许会说,工业化与城镇化虽不能截然分开,但可分主次。即前三十年主要靠工业化,后三十年主要靠城镇化。这观点对吗?坦率讲我也不同意。因为这很容易产生误导,会让人们想到中国经济未来主要是靠“造城”。离开了工业化,所谓城镇化实际就是“造城”,盲目“造城”不仅劳民伤财,对拉动经济也于事无补。你想,若无工业化支撑,城镇造起来有啥用?痛定思痛,难道以往的教训还不深刻么?

  事实上,中国此前三十年,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并驾齐驱同时提速的过程。有数据说,迄今2.6亿农民工已在城镇就业。你想,若没有工业化提速,这么多农民怎可能转得了职业?结论很明显,城镇化不可能离开工业化,何况中国工业化远未完成,目前还只是中期阶段,我们应心无旁骛一鼓作气才对。

  当然我不是说城镇化不重要。我的观点是城镇化应以工业化为依托,要水到渠成而不是拔苗助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