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怎样改变拒载就医老人的冷漠
时间:2013-05-06 22:24:14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吴帅 

    据陕西多家媒体报道,“姥姥嗓子卡了鱼刺,送医院打不上车。”西安的庞女士十分生气,“由于住的地方离医院只有一公里,出租车都拒载,这让人寒心。”

    只要一听说去的是医院,多辆出租车就选择了拒载。说出来的理由是路太近,钱少。不好说出口的理由不外是怕惹麻烦。在许多城市,都曾发生过这样类似的事情。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说服出租车司机们,放弃这种糟糕的选择?

    现在最多的选择是靠惩罚的力量,这也是我们现在每天正在做的事情,对那些种种不道德行为和群体,抡起道德大棒进行痛殴。而表扬与肯定的力量越来越稀少。

    在奖励和肯定的正能量下,一个司机心情愉悦地去帮助别人,然后回到家自豪地告诉家人和邻居,我今天拯救了一个遇险者,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作为社会、家人和邻居,是否给予了他足够的尊敬和表扬?

    做好事的人,应该得到更多的肯定与表扬,不仅仅只是来源于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来源于精神及荣誉的肯定与激励。但现在做了好事的人,太容易被漠视。不但得不到表扬和肯定,甚至还可能被反咬一口惹上麻烦。它无疑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做了“坏选择”的人反而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做好事者只是“人傻”,会带来麻烦。

    在一个求救者面前,社会需要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因为人人都会变成老人,可能成为在路边求救的就医者,也可能会碰到需要向身边陌生人求助的麻烦与困难。

    因此,从社会机构做起,从政府做起,从个人做起,对那些做了好事的人,不妨给予赞美和肯定,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荣誉上的,让维护集体精神与利益者,得到应有的尊敬,其力量和作用将远远胜过简单而粗暴的道德说教。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