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农民要进城更要市民化
时间:2013-05-05 21:58:5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朱隽 

    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应当创造条件让他们真正进城,踏实工作

    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不久前结束。论坛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再次重申了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将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居民,全面放开小城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限制。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政策的真正落实,将使目前已举家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受益,随后2亿多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城市的大门终将打开,落户城市不再只是梦想,这对于那些“候鸟式”往来于城乡之间的人们来讲,是个好消息。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据统计,2012年达到了52.57%,但若按户籍人口计算,这个数字只有35.29%,两者之间有着17%的差额。绝大部分农民工进了城,吃了苦,卖了力,流了汗,却改变不了农民身份,无法在城里留下来。于是有专家提出,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甚至有专家干脆将其简化为城镇化要让“农民进城”。

    长期以来农民在城里落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阻力?原因首先在于部分城市管理者一味“求高”的发展理念。正如专家所言,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一定是一个低素质、低端就业、低收入人口进入的过程。这恰恰与那些追求高端、追求高速的城市发展理念相悖。其二,在于与市民争利的担忧。有人认为,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城,会加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会摊薄市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及福利,利益上的硬碰硬肯定会增加改革的难度。其三,在于对转移成本过高的担忧。有人提出,农民工市民化后,要给他们提供子女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这无疑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

    仔细想想,上述这些似乎并不构成真的难题。首先,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它的发展需要劳动力、需要服务者,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在就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他们在建筑业、服务业、工业生产一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用工荒”屡屡出现的当下,应该创造条件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进城,踏实工作。其二,由于大部分农民工目前只实现了就业转换,而未实现身份转换,他们的消费还有相当部分留在了农村。如果让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城,将消费全部留在城里,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显而易见。其三,如果我们允许差别化的教育体制,允许民办教育的存在;如果尽早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企业和农民工积极缴纳社保为农民工提供保障……那么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也并不会是个天文数字。

    城镇化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还要让农民市民化。当然,城镇化也不该是单向的,将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也是城镇化的一种途径,不一定非要通过让农民进入城市来实现城镇化。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