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户籍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时间:2013-05-04 11:50:43  来源:上海商报  
    编者按:“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33次季度报告会于2013年4月21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万众楼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教授主持。本次报告会上半场主要围绕我国社保和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国家发展研究院姚洋院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郑秉文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何宇鹏副部长先后发言。本报今日刊发姚洋院长的发言内容。

  户籍制度改革非常重要

  户籍制度改革非常重要,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它事关公民权利。第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劳动力自由流动;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国内消费。

  我国在1958年颁布了《户籍管理条例》,从此正式有了户籍制度。这个条例实行到今天已有55年。原来《宪法》里有“公民拥有选择居住地的自由”这一条,由于和该条例冲突,因此1975年在修改《宪法》时被删掉了。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发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正好又赶上城市职工下岗问题,政府对人口流动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一直到2003年出现了标志性的孙志刚事件后,政府才对《收容遣返条例》进行大修改,基本上废止了这个条例。

  2012年2月23日,国务院出台了新的户籍改革相关文件,放宽县级及以下城镇标准,只要拥有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包括租住住所)就可以申请当地户口。地级市要求在当地连续工作和居住满3年。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维持现有制度不变。但是,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新文件并没有大大推动户籍改革,发改委调研后认为原因在于改革阻力太大。

  唯一发生改革的是高考制度。高考制度作为户口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各地改革情况差别很大。去年很多省份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最激进的是黑龙江,该省规定只要在本地上满一年中学就可以参加本地高考。相比之下,有一些省市变化较小,如北京只允许随迁子女读职业高中和高职,不允许考大学。户口制度改革仅仅依靠这种试点放权的方式成效是不大的,因为先改革的地方就要先面临如何接纳更多人的问题,因此,需要中央政府下大的决心。

  为什么户籍制度改革非常重要?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它事关公民权利。户籍改革阻力非常大,但它不是来自特定利益集团,而是来自城市的中产阶层。进行户籍改革,以前是利用补偿的办法,但是怎么去补偿这么多现有城市人口或者说本地人口?在过去30年里,我国是一边改革一边修改相关法律,所以很少谈到权利问题。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为什么有些人就永远不能获得同等权利?因此,权利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讨论的。

  第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劳动力自由流动,如果把户口取消,特别是子女教育问题解决之后,将更加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因为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城市;还有利于提高国内消费。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虽然已超过50%,但是相比于其他国家,还是相对落后的。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而城市化率却只有50%左右,相比国际上同等人均收入国家的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户籍制度有关。

  据测算,城市人均消费是农村人均消费的2.7倍。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储蓄率非常高。如果2.4亿进城务工人员中有三分之二,也就是1.6亿人的消费达到城市平均水平,我国居民消费将提高11.8%。这意味着消费占GDP的比重将上升4.2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城市化道路选择遇难题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城市化应该指城市化区域的概念,而不是单一的城市化,要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网络。其次,城市化还要避免纪念碑式的城市化。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也遇到一些难题。中央文件一般不用“城市化”,而用“城镇化”,意味着要避免大城市化。但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明确的城市化道路。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走小城镇化的道路,它基本上成了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官方说法。

  事实上,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出现“大集中,小分散”现象,即全国人口集中到少数区域里,在同一区域里人口又分散在不同层次的城市。比如,美国人口基本集中在三个地区:波士顿到华盛顿的东海岸,旧金山洛杉矶的西海岸,以及芝加哥地区。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城市化应该指城市化区域的概念,而不是单一的城市化,要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网络。最坏的城市化形式就是北京这种形式,比较好的是长三角、珠三角,每个城市有自己的特色。也许未来我国就会形成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塘地区、武汉到长沙这一带地区,然后是四川盆地、西安咸阳、辽东半岛这些中心地区。如果这些地方的人口达到我国总人口的40%左右,那么其他地方的问题就会较少,而且我国的环境保护也会变得较为容易,相比之下,遍地开花进行城市化,既浪费土地,也扩大污染。

  其次,城市化还要避免纪念碑式的城市化。勒·柯布西耶当时想象的光辉城市是巨大的高楼大厦,大厦之间全是花园,而且用高速公路相连接,所有事情都在大厦里面进行。这样一种城市规划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它不仅跟自然没有接触,而且人与人之间接触也很少。但中国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这种概念。

  城市化进程将面临挑战

  未来10年我国主要面临改革问题,但是发展同样很重要。影响我国长期发展的更重要因素可能是教育。目前,我国的正规教育发展很好,而且投入也很大,相比之下,职业培训投入太少。

  我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将面临一些挑战。第一是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冲突。当然,对于承载压力巨大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政府可以采取差别政策。

  第二是外来人口市民化的成本问题。据估算,现在每个农民市民化只需要8万元,但随着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后将会越来越高。

  第三是住房问题,廉租房不应该都由政府建造。如果都由政府来建造,结果可能变成立体贫民窟,因为政府收房租的动力一般比较低,最后可能水电等基础设施都无保障。最好的办法是开发商申请到一块地后,把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四分之一)用做廉租房,这不仅可以确保它的可持续性,而且也可以节约政府的成本。

  第四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前很多从西部到东部的农村移民会定居在东部农村地区,这将对现有土地制度提出挑战。按照现行规定,农民一旦拥有本地户口,就拥有了分土地的权利。但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十倍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在发达地区的农村,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是必须的。目前有很多地区都在实行土地股份制,只要将这一土地制度固定下来,落实到每一个人,事实上也就实现了土地私有化。这也是土地资本化的过程。

  第五是要建立全国性的耕地指标交易市场。耕地保护的一个办法是建立全国性的耕地指标流转体系。对耕地的保护应该坚持,在这方面对小产权房的一些维护并不是合适的,因为一些观点只看到老百姓的权利,而忽略了耕地问题。为了保护耕地,有必要建立全国性的耕地交易市场。

  第六是教育问题。未来10年我国主要面临改革问题,但是发展同样很重要。影响我国长期发展的更重要因素可能是教育。2.4亿进城农民工中80%-90%的教育水平在初中或以下。到2020年-2030年间,他们仍然是我国劳动力大军的主力,现在的收入水平是3000元-4000元/月,如果他们的收入增长和全国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到了2030年,他们的月收入将达到2000美元,相当于今天南欧国家工人的水平,而南欧工人至少有高中教育水平。

  目前,我国的正规教育发展很好,而且投入也很大,相比之下,职业培训投入太少。国家每年拿出300亿-500亿元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相比我国每年11万亿元的预算内收入,这只是个小数字。投资教育的回报最高,除了私人回报,还有很高的社会回报。

  (本文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在2013年4月21日举行的“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33次季度报告会上的发言,张杰平整理。鸣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