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红色井水合格”反衬“监管不及格”
时间:2013-04-07 18:53:4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陈国琴 

    近日,媒体调查称,河北省沧县40米深井地下水呈粉红色,当地环保局长回应称,地下水红色并不代表不合格。针对此回应,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的王浩所长称,水已经红色、粉红色了,从色度上就不合格了,瞪着眼说瞎话,还怎么合格啊。(据4月5日央视)

    面对这样的荒唐托词,真真切切地暴露出这样的官员才是真的“不合格”。一些地方官员忽略了与百姓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饮水工程,他们宁可拿出大量资金来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却对安全饮水工程重视不够。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盲目地追求虚华的政绩,竟然为一些重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大开“绿灯”,在其背后,不仅存在着官员对于政绩的盲目追逐,更可能存在着官商勾结等腐败黑幕。此外,有些官员在收受了好处费后,更是或明或暗成为污染企业的“保护伞”,这无形当中成为破坏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祸根”。

    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节能减排,但在不少地区仍存在大批量的污染企业。这其中,有些企业确实是不择手段瞒着监管部门在偷偷排放污染,可有些企业不仅通过贿赂渠道轻松拿到环保“绿卡”,而且,或是由于其属于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纳税大户”,或与地方官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瓜葛,或与监管体系存在着“利益同盟”等黑幕,所以,这些污染企业即便屡屡被公众举报,但监管体系在“高度重视”的表态之后,往往也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而一段时期以来,有少数地区的企业家以及普通公众不惜拿出重金,希望对敢于下河游泳的环保局长进行奖励,而这样的“另类悬赏”,又何尝不是抽向环保部门的一记响亮耳光呢?无论如何,当喝上安全放心的水逐渐成为广大百姓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时,又谈何建设美丽中国呢?无论如何,面对当下地下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惨痛现实,亟待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行动起来,无论是阻击层出不穷的高尔夫球场,还是加大对于排污企业的科学管理等,都需要我们作出更多实实在在的努力。

相关新闻
24h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