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把“创城”标准变成城市建设管理标准
时间:2013-04-03 16:15:1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薄文军 

    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城市都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等。这种创建活动,为城市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对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的全面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的积极意义。

    毫无疑问,参与这些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创建活动,必然要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测评验收和定期复评。而这种测评、验收、复评,又必然要依据一套系统完整的质量技术标准。尤其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一种较高境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也是一套相对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质量指标体系,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有着很强的规范指导意义。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如同一座城市在接受一项综合性的考试,接受一场全方位的检验和检阅,无论是否入围、获批,都将受益无穷。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把“创城”目标仅仅放在测评验收乃至定期复评时的顺利过关上,而是要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套质量标准体系,让它为城市的建设管理发挥更大作用。换言之,如果各地都能按照各项“创城”的标准来建设管理城市,如果能够把历次“创城”验收时达到的水准长期保持下去,那么我们的城市管理就能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和水平。而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按照这样的质量标准一直做下去,更将节约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我们的城市管理成本将会大大降低,许多工作必然事半功倍。

    遗憾的是,在历次创建活动中,许多城市往往是怀着一种“应考”的心态去完成各项工作,临时抱佛脚、巧作“急就章”、缺乏长远打算。评估验收之前声势浩大、事无巨细,一旦评估验收结束,立刻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再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对城市管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往往是听之任之。而一待有新的创建或复评任务下来,马上又重新进入“战备状态”,很多工作不得不从头开始,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时间、增加了成本、影响了秩序。就这样,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周而复始,市容依旧,一些好的创建成果难以得到长期保持和巩固。与此同时,这种忽冷忽热、时紧时松、一暴十寒、缺乏连续性的做法,还会在市民心态上形成一些不好的东西,政府钱没少花,市民不肯领情,反过来还要说政府在做表面文章。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等各项创建活动的逐步深入,相关的测评工作更加注重常态化、制度化、精细化、系统化。今天的“创城”,已经由过去的“突击战”、“游击战”变成了“阵地战”、“持久战”。它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那种习惯于突击上阵、严防死守、临场发挥、应对检查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创城”工作的新目标、新要求。立足当前实际,各地应该把更多的气力下在谋长远、建机制、打基础上。尤其是要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等规范性文件为蓝本,认真研究制订自己的城市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最终按照一套科学合理的规范和尺度,全面深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实施城市建设管理。并在各种创建活动中,不断健全完善自己的城市,不断提升自己的建设管理水平,让广大市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幸福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