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土部:今后城镇化规划要制定用地极限
时间:2013-04-01 15:25:27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卫国,王卫国 

    南都讯 记者王卫国 实习生 王卫国 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昨日在上海举办的“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表示,我国城市铺摊子式发展,今后城镇化的用地规模和规划要制定“用地极限”。

  用地要减少工业用地,增加居住用地

  胡存智指出,大城市人均用地极限80-100平方米;中城市90-110平方米;小城市100-120平方米。此外,他还强调要减少工业用地,适度增加城市居住用地。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昨日也指出,在今后的推进城镇化过程当中,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在存量上做文章,不要再去做增量的文章。

  资金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增加发债

  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钱从哪里来的?

  根据审计公告,2010年地方政府应偿还债务中,有2.55万亿以土地出让收益为偿债来源,占政府债务的38%。胡存智昨日指出,过于依赖土地抵押融资,这种“寅吃卯粮”的收支格局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的不断累积。

  胡存智指出,通过完善土地增值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开征房地产税,土地资产收益潜力逐步释放,经济发展对一次性出让土地的依赖将逐步降低。

  湖南省长沙市市长张剑飞昨日呼吁预算法修改时应该允许地方发债,政府就可以降低债务的融资成本。

  “从国家的角度已经意识到给地方更多发债的权力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昨日回应指出,目前我国正在着手探索解决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今年财政赤字安排1.2万亿中有3500亿是中央代地方发债。他还预计未来中央代地方发债的规模将稳步提高,此外根据不同城市和区域,应该考虑创新债券品种,但要加强风险防范,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
  户籍专家:要一亩地就要安排10个人入户

  除了2亿多农民工,还有4000多万城市间流动人口,户籍制度已经成为下一步城镇化无法回避的改革难题。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户籍制度是所有福利歧视制度的根源,地方政府只想要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不断去“卖别人的地,办自己的事”,不管农民工和外来人口的福利。他建议国家要调整地方政府行为,今后地方政府“要地就先安排(外来)人口入籍,一亩地安排10个人,安排得越多越好。”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昨日出席论坛时强调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我认为我们不能把这个事情想得太简单。也不能把它想得太快,给老百姓一个不太合适的预期。而且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引发新的不同社会群体的矛盾。”黄守红说,下一步要结合财税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促进人口城镇化的财税体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