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植一片绿,明收碧天澄
时间:2013-03-31 15:47:54  来源:观点中国  作者:金明岩 
     在这个时间档里,我们还有一些不错的治标办法,推行这个治标也是为治本赢得时间。植树造林即是这样的治标之举,它不能断绝污染源,但它能吸附污染,改善大气环境。如果把大气环境看成一个生态,那么森林就是这个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生态治理,用生态的方法往往是最优的也最可持续的。
    30日上午,首都各界800余名群众挥锹铲土,为通州东郊森林公园添万株新绿,与此同时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16个区县启动。
    这一大规模植树活动,是首都今年实现平原造林35万亩任务的一个具体片断。
    这一平原区植树造林任务,又是首都“治污风暴”的一个重要组成。28日揭幕的系列治污行动,涵盖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打击违法建设,期以三年之功,还市民一个美丽北京。
    由此我们看到宏大目标与细节行动的有机联系,看到污染标本兼治在实践中的齐头并进。面对雾霾重锁的源头沉疴,面对被污染的水质对民众健康的威胁,一切的埋怨、指责都不能替代实际的行动,一切期待一夜之间还回碧天的梦想都不如现实的点滴改变。
    植树,正是这点滴的行动。它更是一个意象,折射出我们的现实与梦想、行动与希望。
    污染整治并非没有良策,但首先总是遭遇民生的壁垒、企业的利益。有那么多百姓要以燃煤为生存需要,有那么大的驾车族要以汽车通行为方便快捷,有那么多企业要以不同程度排污来赚取利润。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从根子上萎缩污染源,这不仅需要全民的配合,也更需要时间。
    在这个时间档里,我们还有一些不错的治标办法,推行这个治标也是为治本赢得时间。植树造林即是这样的治标之举,它不能断绝污染源,但它能吸附污染,改善大气环境。如果把大气环境看成一个生态,那么森林就是这个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生态治理,用生态的方法往往是最优的也最可持续的。这种生态净化系统一旦建立起来,也确有一劳永逸之效。
    由是,城市发展也迫切需要建树生态理念。现代城市并不仅以高楼、马路、高架桥为明显标识物,它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甚至是最核心的标识,这就是绿。不能因为城市用地寸土寸金,而把绿地给挤出城去。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了森林、绿地组成的城市之肺,城市命亦不久矣。
    满眼绿,满眼春,是一种诗意的生存。对于现代城市来说,它的前瞻性在于,城市在森林之中,而不是相反,或者只是把森林绿地当成一种点缀而已。还城市以绿地,不能仅成为一种奢望,而应贯注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之中。
    今植一片绿,明收碧天澄。越是中心城区,越不能没有绿荫,越应当有绿地面积的刚性占比。放眼各大城市,能有如此“城市绿规则”意识的不知凡几。但只有按这样的刚性占比来规约城市建设,城市才可能真正成为宜居的城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