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养老金涨了为什么没有幸福感?
时间:2013-03-30 13:57:1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宋九成 

    城乡养老金调查——城市老人直言养老金难以应对上涨的物价。应付日常开支没问题 但没有富余 不敢生病。每月两三千元的养老金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是绝大多数受访的广州老人的养老金收入水平。(《广州日报》3月28日)

    《广州日报》记者就养老金问题和退休工人生活现状问题专门采访了广州多位退休老人和有关专家学者,调研了退休工人的生活现状和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听取了学者们关于养老金改革的建议,对于制定养老金政策和别的政策很有参考价值。

    作为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广州,企退老人们的退休金水平基本是1500元---3000元左右之间。中西部地区同类人员的退休金肯定低于此水平。这是经过连涨9次后的工资水平。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老人相比存在1到2倍的差距。

    养老金连涨9年,可是这些退休老人普遍反映,养老金上涨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应付日常开支没问题 但没有富余 不敢生病,更不敢看病。有一种压抑和担忧的沉重感,高兴不起来,也快乐不起来。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企退人员没有幸福快乐感呢?仔细分析不外乎有以下几点原因:

    1)、养老金上涨跟不上物价的上涨,上涨的工资全被不断涨价的商人们掠走,进入了这个阶层的腰包,表面上看是在为企退老人增加养老金,实际上不如说是为所有的商家增加收入。如果做一下市场调查,你就会发现,所有商品的零售价都在大幅度的上涨,特别是与民生衣食住行相关的商品成倍的往上涨,工资增加看得见的10%不假,可是物价却暗自增加了无人管得了的20%。物价不做详细调查和监管整治,让其信马由缰的疯涨,国家涨多少工资都没用,只不过是一场水涨船高的魔术或者钞票游戏而已。

    2)、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一个家庭能有一部分人在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垄断国企或经商谋生,家庭可以适当相互照应接济。如果都在企业或者低收入行业工作,那就惨了,谁的收入也没有多余的照顾他人。西安现在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在职职工的工资比企退老人还要低,他们不但养活不了自己,还要啃不富裕的二老。为了选对行,几千人争一个职位的众多社会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3)、企退人员家里有一点积蓄为了保值,为了应付紧急情况,为了防病养老,投到哪里去呢?有心存银行,负利率钱在不断贬值,投基金吧,2010年基民人均亏损1.5万,投股市吧,2010年人均亏损4万,2011年人均亏损7.6万。中国股市营业厅里坐着的80%都是退休职工,他们一辈子的血汗钱就这样被不规范的中国股市的既得利益者卷走,用百姓和退休老人们一辈子的血汗钱造就了几千个亿万富翁。

    4)、本是同根生,收入不相同。同时一个学校毕业,就因为她分到了机关事业单位,干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工作年限也一样,退休后她拿4000元,每次随在职职工增加工资,一涨就是1000多。而和她所有情况都一样的同学就因为分到了企业,一些下岗了,一些工龄买断了,一些退休了,退休金五花八门,各不一样,一样的是普遍在2000元以下。人为地把公民分成3、6、9等,以后谁还愿意进企业工作呢?中国的实业没人去搞,没人愿意搞,中国的国防和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靠什么?难道靠空喊口号和不劳而食吗?

    5)、双轨制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里,竟然能够生存21年之久,有力的证明了政策的不公平与不公正。揭示了制定政策者和执行政策者的固守利益观念和特权思想的严重性,脱离了党性原则,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了维护少数既得利益者的福祉毁掉了大多数中国公民的利益,真正的劳动者80%是低薪阶层,真如社会上所说的干事的不拿钱,拿钱的不干事。生产力、积极性、凝聚力怎能调动和发挥出来?经济发展和中国梦是靠实业干出来的,而不是靠不劳而获空喊出来的。工薪阶层由于双轨制21年收入亏损几十万,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在继续扩大。

    这些现实问题和政策原因导致了退休老人生活很困难,没有安全感和快乐感,整天为今后的生病、看病、生活、物价、养老而担惊受怕,他们能有幸福感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教授、农村保险制度专家王国军说得好:政策制定者享受的是比较快、比较好的轨道,凭什么要并轨?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靠政府的力量。政府和官员是两回事,虽然政府是由官员组成的,但是政府成立的目的不是为官员服务的,而是官员要为政府后面的老百姓服务。政策制定者需要摆正这个位置,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阻碍政策的改变和进步,否则那就是改革的绊脚石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