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临港新政”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启示
时间:2013-03-04 11:52:25  来源:东方申报  作者:杨健 

    近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将在位于上海最东南、距离市中心约八十公里的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施特殊政策”,三十条实施细则同时公布。依据有关政策,未来五年, 临港新城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力争达到1800亿元,最终目标是将该地区打造成高端制造要素高度积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效联动的“智造城”。

    上述政策的推行,预示着临港新城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这也不失为上海城市建设多中心布局的一次大胆探索。此类探索由来已久,2001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便明确了上海布局多极化的方向,其后,徐家汇[8.45 -2.65% 资金 研报]、花木、五角场、真如四大城市副中心迅速崛起。而临港新城发展模式,与徐家汇等传统的城市副中心相比,具有更浓厚的卫星城色彩,即在城市之外构建一个新区,空间调整、人口分散和产业转移的意向鲜明。

    其实,无论是打造副中心还是建设卫星城,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具有双重意义。它既表明了城市化进程提速,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不断涌现,甚而过度膨胀;也是人们为缓解人口密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大城市病”所采取的应急举措。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文明的发展又会给人类造成许多困惑。这条悖论历来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如果将副中心、卫星城等视作克服“大城市病”的某剂药方,那么比之以往“单中心”的区位模式,它无疑更有效也更可取。“单中心”又称“同心圆模式”,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朗索提出。在这个模式中,城市是一个围绕中央商务区的巨大圆形,人们在中央商务区工作,在城市外围生活。放射状的空间布局使得人们早晨往中间赶,夜晚往边缘走,交通拥堵,热岛效应随之产生。

    研究全球城市化进程可知,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更晚,“单中心模式”依然是各国城市发展的主导理论。因为在城市人口向1000万级突进的过程中,解决城乡隔离问题总是被优先考虑,人们对聚集的冲动易使他们忽略由此带来的麻烦。或许,这可算作人类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得不走的弯路。

    而当这条弯路绵延到行人止步的窘境,寻求转身就成必然。当2000万级成为人们衡量世界特大城市的标准时,“聚集之后的分散”便是无奈的选择,多中心城市布局理论应运而生。在大的城市空间范畴内,形成几个等级相同的人口聚集点,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形成区位上的互补,消解热岛效应。

    多中心城市布局,往往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是与第三产业逐步替代第二产业的历史进程相匹配的城市空间形态。由于城市功能的拆解与分散,它能较好地解决人们就近工作的问题,原来的“大城市病”也因之治愈。譬如,在实践多中心城市布局的理念后,东京的交通问题、伦敦的环境问题、纽约的治安问题和墨西哥城的阶层对立问题,都有所改善。相信,随着临港新城等一批卫星城的崛起,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潜能也将得以释放。

    当然,城市发展决不仅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更不仅是住宅区的组合。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理论指出,城市包含着人类的本质特征。根本而言,城市是人类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如果城市在视觉上所展示的只是雄阔的外观、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显然是不够人性的,它代表着一种权力凛然俯视的造城心态。

    必须指出的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城市在其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同心圆模式”仍处于支配地位。事实上,这种只有集聚没有分散的发展路径,非但没有体现出人口与资源集中的优势,反而使大城市病状不断加重。如首都北京的城市布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沿袭着环状扩张的摊大饼模式。如今城市外围交通已拓至六环,传说中的七环甚至抵至城市所辖各县。然而就实际效果而言,北京的交通问题仍未得到改善,“首堵”仍是北京的哥自我调侃的焦点话题。与此同时,北京的环境、房价、教育等民生难题也不时困扰着城市管理者。

    文化学者在探讨北京与上海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之别是首选视角。一般来说,政治中心在空间布局中倾向于“单一中心、单一功能”的集聚模式,而经济中心则愈来愈倾向于各种城市功能与社会要素的分工与互补。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城市,它最终要解决的是人们的生活问题,这里左右人们最直接的是生存体验。城市之大,体现于它的外观;但城市的伟大,却由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个人的感受决定。城市需要发展,但如何发展、怎么布局,更费思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