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民财评:谨防地方借城镇化吹大房地产泡沫
时间:2013-02-26 16:19:14  来源: 人民网   作者:谭利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不同城市房价变化呈分化状态,部分热点城市和中心城市交易量持续放大,房价上涨较多。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环比涨幅有所扩大。与此同时,在二三线城市中,桂林新建商品住宅环比销售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海口、南宁和无锡等城市则连续两个月下降。

  此外,当前媒体正热衷于寻找一个个“鬼城”,即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新建的部分城区,房子建好了却没有多少人住,夜晚小区漆黑一片。

  上述现象揭示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城镇化重在发展大城市还是着力推进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建设?

  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强调大力发展中小城市,限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而现实结果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外来人口愈来愈多,房价飚升、交通拥堵;一些中小城市尽管建设了许多新区,但住得人却不多,甚至出现“鬼城”现象。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政策应该如何因势利导?是顺应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潮流,充分挖掘这些大都市的发展潜力?还是设法鼓励他们在中小城市定居和发展?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设计,需要对这一问题给出明确答案。

  我国城镇化总体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未来若干年,城镇化是最大的发展红利。城镇化不仅是土地的城镇化,更是人的城镇化。城市政府不能仅仅享受土地征用带来的“好处”,而漠视农民户籍改变的迫切要求。从这一需求来看,城镇化首先需要解决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不该被忽视。一些大城市拥有许多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吸引着各类就业人口。这些大城市的户籍限制更为严格,但依然无法阻挡他们的步伐。

  有观点认为,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是城市化的自然趋势,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需求增长,能够更好地拉动乡镇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大”而“密”的城市化,不仅没有错,反而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如果顺应目前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潮流,城市规划就应当更加超前,城市管理水平就需要更上一个台阶。否则,既然人口增多的趋势无法阻挡,规划和管理再跟不上,“大城市病”的爆发就会成为必然。

  无论挖掘大城市发展潜力还是建设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都要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和协调大城市和小城市布局,需要更加科学的顶层设计,着眼大局,从长计议,尤其要避免一些地方借城镇化之名,大肆圈地盖楼,吹大房地产泡沫。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