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如何让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不再是“神话”
时间:2013-02-19 13:24:34  来源:光明网  作者:于文军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并规定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月18 日人民网)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这个时间表有点漫长,应缩短时间距离,只争朝夕,因为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届时,会有相当数量的人享受不到这个社会发展的成果。

即使有了这个时间表,也不容过分乐观。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制度,并非新鲜事,我们早就有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199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完成工作、生产任务,不另增加编制和定员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职工的年休假,职工年休假的天数要根据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两周。全国人大常委会1994年7月制定的劳动法和2005年4月制定的公务员法,都对职工休假事项作了原则规定,职工的休息权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事实上,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已经实行年休假制度的仅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一部分团体、企业,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团体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没有实行年休假;在已经实行年休假制度的单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许多职工实际上多年享受不到年休假待遇;职工因单位工作需要未能享受年休假的,也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究其原因,用人单位对带薪休假制度不重视,没有把此制度摆到劳动者休息权利的法律层面,而且从单位领导层面就不带头落实此制度。领导尚且如此,普通员工哪敢提出休假?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劳资双方的博弈是不对称的,普通劳动者因怕失了“饭碗”,往往缺少话语权,缺乏维权的底气。与此同时,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缺位”或不作为,使得“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是“镜花水月”。

如此看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制执行的刚性。此次,提出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于满足公民旅游休闲需求的角度,这是不够的,更应从保障公民休息权利的角度,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层面,而且要细化补充内容,尤其是明确处罚细则,量化相应标准。只有这样,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才是执法的行为,具有强制的执行力。对劳动监察、工会等部门也要进一步作出规定要求,促使其积极作为。对其不作为或“缺位”,要严厉问责。

还要看到的是,以旅游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带薪年休假,需要经济收入的支撑,需要无忧无虑的心态支撑。如果囊中羞涩,经济拮据,后顾之忧甚多,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也许美丽的“神话”。因而,大幅度提高普通者的收入水平,健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也要跟上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