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有质量的城镇化要以办好学校为重点
时间:2013-02-15 20:46: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陈宝泉 

  由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完成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1》发表后,引发媒体关注。报告指出,一方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有力推进,另一方面城乡、区域教育间仍存在较大差距。笔者读后有同感。农村教育问题,有的是历史欠账,也有的是社会快速变化衍生出的新问题,是复杂的多种社会因素所致。提升教育是实现“有质量的城镇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集中资源、集中智慧完成。
 
  经过工业优先、城市优先的“跨越式发展”,农村教育愈显落后,一些贫困山区学校经费捉襟见肘,房舍、设备不敷维持,不足以吸引称职的教师去任教,而代课的老教师、不能转正的年轻教师待遇更低。“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人均补贴”发放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仍难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育光靠良心、责任感来支撑难以为继,招募“特岗教师”亦非长久之计。近期许多地区教育政策比照中心城市、发达地区调整,视而不见地取消了适应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中等师范教育,也造成村小教师后继无人。
 
  当下的严重问题首推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工业化、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毋庸讳言当下很多农村人口是盲目涌向城市。这直接导致农村教育的凋敝与数千万的“留守儿童”。本来人就不多的教学点有减无增,才建好的希望小学,三五年便人去楼空。基础教育生存基础之一是生源稳定,农村教育的支点是农民安居乐业。
 
  当下农村居民的另一个突出变化是对于子女教育的要求迅速提升,这本是好事。井喷式的农村幼教热与渴望子女进入城市学校都体现了这一点。知情人晓得,近期频发的幼儿园虐童事件、校车事故,多发生在农村“三无”幼儿园。报告指出,许多农村学龄前儿童入园率已达七八成,多数进入师资、场地、办园水平甚至安全不合要求的民办幼儿园,学小学课程,谈不上健康、快乐成长。大批村小撤并后,造就了乡镇、县城学生规模数千甚至过万的中心小学乃至初中。大班额近百人,何谈教学质量?人太多,寄宿条件不够,只好走读,又引发校车问题。
 
  农村居民希望子女接受合格教育的诉求天经地义,应尽快满足,但历史形成的鸿沟不可能一日填平。多年来计划生育在农村贯彻艰难,一个家庭带几个有户口、没户口的孩子都去北上广读书不现实,巨型学校给小城镇教育带来的冲击已难以招架。更有熟悉情况的人士分析,这一诉求某种程度上产生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急切渴望和应试教育潮流的裹挟。

  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能只看中心城市的高楼绿地,更要看农村的改善。中国梦的实现在于“三农”的整体提升。有专家指出,当下的农村教育依然是以应试为主。添置了新房、设备,但课堂教学还是传统、陈旧模式。农村教育的根本改善需要投入、需要政策,更需要广大农村居民养育、教育理念乃至习俗的转变。这有赖于农村生产、生活模式的改变与文化更新,即农村社会整体进步。实现“有质量的城镇化”要注意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推进,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