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别让准生证“证出无名”
时间:2012-11-23 11:21:1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任小康 

    近日,“新婚夫妇为办准生证奔波两地长达三年无果”两则新闻引起公众对准生证的关注,不少网友发帖讲述自己办理时遇到的问题。一项调查显示99%的网友认为“准生证已不符合时代,应该废除”。(11月21日《生命时报》)

  “折腾证”、“史上最难办的证”,当下,一纸准生证俨然成为舆论烤架上的焦肉。在很多社会调查强奸民意、不置可否的背景下,对于这个99%,我们却不能置若罔闻、视而不见。毕竟,准生证作为中国人的“必修证”,绝大多数公众的“吐槽”都源于一定的现实触动,具有较为真实的民意基础。

  准生证之所以不受公众待见,纷纷喊“废”,依笔者所见,大致有两个因素。一是办理程序繁琐。曾有人将办理准生证做了这样的概括:盖章、签字40多个,接触单位10多个,接触工作人员60人,耗时两个月。一位原籍湖南的北漂女无奈地表示:“我一个本科生,看不懂长沙市的《办理生育证服务指南》,打了三四个电话才搞明白。”二是办理效率低下甚至夹带着“灰色利益”。在不少地方,基层的办事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常让人吃“闭门羹”,更有甚者,准生证成为政府工作人员“吃拿卡要”的工具。

  近两年,各地陆续将“准生证”更名为“计生服务证”,本意是通过办理此证搭建政府与育龄妇女之间的服务桥梁,比如提供孕检服务等,但回归现实,“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无疑被颠倒了,异化为办证者为政府“服务”。

  一个更值得玩味的现实是,令不少人“孜孜以求”的准生证,却并未获得法律的“准生”。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没有提到准生证的问题,在上海等省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同样没有提到准生证这码事。从根本上说,准生证“证出无名”,就是造成准生证乱象的根源,因为“准生证”于法无据,无疑给各地五花八门的“土规定”留下了空间,办理准生证的过程成为权力肆意妄为的灰色地带。有媒体调查发现,倘若夫妇中男方是山西户口,女方是山东户口,那这俩人可能就别想办准生证了,因为山西规定“准生证应到女方户籍所在地办理”,而山东一些地方的做法是“嫁出去的就不归我们负责了”。

  优生优育不但涉及一个小家庭的幸福,更事关国家未来。尽管“准生证”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但倘若这一纸背后的行政理念也能跟上其名称变迁的脚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证”,给予准备生育后代的夫妇一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准生证”也不会招来如此多的板砖。“法无授权政府不可为,法无禁止百姓即可为”,就当下而言,要促成这种转变,最关键的就是给准生证一个符合法治精神的“准生证”,对办理的范围、程序等予以明确和统一,让办理准生证成为一个有法可依的过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