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魏洪祥:尊重民意 让利于民
时间:2012-11-16 12:57:40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把两区同建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坚定不移,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全县1014个行政村合并为173个并居社区,已开工建设57个,涉及村庄125个、8.6万人;其中,今年新开14个,全年可新开30个以上。目前已建成并居社区28个,入住群众近4万人,年内还将有15个社区建成入住。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园区210 个。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农村住房建设先进县。先后有省内外考察团 700多批、6万多人次前来参观指导。工作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坚持尊重民意、让利于民,是实施两区同建的首要前提

    群众是两区同建的主体,没有群众的思想统一、主动参与是无法开展两区同建的。我们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努力维护群众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积极性。一是提高群众认识。通过召开会议、外出参观、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向群众算清明白帐,让群众认清两区同建的美好前景,积极支持、主动配合两区同建。二是群众全程参与。村庄合不合、社区建不建、如何拆、如何建,都让群众说了算。社区开工前,经95%以上的群众签字同意并交齐建房押金后实施。根据村庄特点、村民习惯等因素,对社区进行科学规划,提供20多种户型由群众选择。社区建设过程中,成立了有村民代表参加的社区建设小组,对招投标、施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三是坚持政策惠民。充分保护农民利益,让农民群众在两区同建中得到实惠。制定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意见,对迁建村庄按净增土地每亩奖励15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产业园区,农民利用土地入股参与收益分配,全县已流转土地20万亩。出台了减免政策,新开工社区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在全市率先搭建融资平台,成立了民新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专款专用,封闭运营,按进度比例及时拨付奖补资金。目前已融资4亿元,拨付3亿元。

二、坚持规范操作、有序推进,是实施两区同建的基本要求

    两区同建涉及面广、环节多,只有依法依规才能顺利实施。我们着力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这一杠杆,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技术导则等法规,环环相扣,精心组织,确保了社区建设顺利推进。一是高起点规划。县财政拿出1000多万元,按照“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原则,委托山东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和德州市政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社区具体规划。二是高质量建设。社区建设统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成立了由专业监理、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三支队伍,严把物料供应、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确保了社区建设质量。三是高标准配套。按照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要求,新建社区实施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和通水、电、暖、气、油路、宽带、电话、有线电视,有幼儿园、小学、敬老院、卫生室、警务室、超市、中心广场、社区服务中心“五化八通八有”综合配套。在全县建立了“社区清扫、乡镇收集、县运输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四是高效能管理。探索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村)居民委员会、服务组织、经济组织为支撑的“四位一体”管理服务体制。建设了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妇联、老龄、治保等协会和团体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社区高效运转。五是高水平复垦。社区建成入住后,按照与群众签订的协议,对旧村实施拆迁复垦。各乡镇、街道严格技术标准,确保旧村复垦及时通过验收。目前,已实施挂钩项目村庄92个,22个村庄完成旧村拆迁复垦,其中10个村通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验收。今年上半年,验收复垦土地1500亩,居全省县市区首位。

三、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是实施两区同建的重要原则

    农村情况各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我们根据村庄位置、群众意愿和发展水平等因素,打造了五种类型的农村社区和三种类型的产业园区。农村社区分别有:一是联村迁建型。已建设12个。如洪州社区由7个村、5000人迁建而成,建设二层别墅楼1166栋、商业楼202栋,还配套建设了政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商业步行街、休闲广场、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实现了一次性规划建设、一次性搬迁入住,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社区。二是中心村聚集型。已建设21 个。如南北社区由原南北村等12个村庄、近万人合并而成。目前,16栋多层住宅楼和386栋二层别墅楼已搬迁入住, 248栋二层别墅楼正在建设;拆迁和即将拆迁的村庄有5个,受益群众2700人,打造了享誉省内外的“南北模式”。三是小城镇吸纳型。已建设13个。如位于华店乡政府驻地的华中社区,合并6个村、5000人,630栋二层别墅楼、54栋多层住宅楼已全部建成入住,带动了小城镇发展。四是村企共建型。已建设 5个。如永锋社区由永锋集团与周边5个占地村一起建设,受益群众3000多人,一期37栋多层住宅楼建成入住,达到了企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双赢效果。五是城郊村改造型。已建设6个。如经济开发区内的开泰社区合并8个村、4000人,一期39栋多层住宅楼建成入住,村民实现了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产业园区分别有:一是农业园区。已建设186个。如宣章社区同步建设了美东双千亩有机蔬菜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占地2500亩,年育苗能力1000万株,建设双膜钢结构拱棚600个和日光温室100个,日加工蔬菜200吨,安置社区群众1500余人。大黄社区同步建设了食用菌规模产业园,入驻食用菌生产企业11家,安置社区群众2000人。赵官锦川社区同步建设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总投资1亿元,占地2000亩,建成投产后,社区600名群众可全部在园区就业。二是工业园区。已规划建设8个。如华中社区同步建设了华店民营创业园,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已入驻总投资25亿元的项目33个,社区5000多名群众全部转移就业。表白寺梅苑和兰苑社区同步建设了齐河(济南)特别园区,已入驻总投资15亿元的项目10个,一期社区1800名群众可全部实现转移就业。三是服务业园区。已规划建设16个。如黄河国际生态城实施了总投资118亿元的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欢乐世界、水上世界等旅游项目建设,辖区内的古城苑社区1000多名群众实现了转移就业。

四、坚持完善机制、狠抓落实,是实施两区同建的根本保障

    只有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两区同建顺利开展。为此,我们建立了三项机制。一是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两区同建指挥部,建立了社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管理创新等5个职能小组,分别由县级负责同志牵头开展工作。成立了小城镇德州研究中心齐河研究会,深入研究和指导帮助小城镇建设和两区同建工作。二是帮扶机制。实行县四套班子包乡镇、乡镇干部包两区同建责任制,扎实开展“企业连百区、领导包百区、部门帮百区”的 “三百”帮扶活动,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两区同建。三是考评机制。县里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把两区同建纳入全县综合考核,实行半年观摩、年终总评,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尽管我县两区同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先进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研讨会召开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领导讲话精神和专家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思想再解放、措施再强化、力度再加大,不断开创两区同建工作新局面,为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