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尽早出台配套措施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时间:2012-11-12 09:24: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此前的城镇化是土地城镇化,尽管其拉动了建材、家具、家电等行业,推动了经济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房价走高,进城农民的消费水平受到很大抑制。而以房地产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还有可能会导致城市内部新市民和老市民间的新的二元结构。”姜长云说。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认为,未来完全的城镇化应是五方面城镇化合而为一。一是产业城镇化,要通过产业集中带动人口聚集。二是人口城镇化,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1.59亿常住农民工享受无差别、无歧视待遇。三是土地城镇化,要让城市规模扩张速度与人口增速相协调,集约用地。四是社会城镇化,要让社会结构和管理方式适应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化解社会矛盾。五是农村城镇化,要使农村也享受到城市文明。

  对此,专家建议,应尽早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实现上述五化的合一。其中,首先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王远鸿建议,应放宽直至放开城市和城镇的户口迁移的准入限制,实行按居住地管理的户籍制度;加强社会管理配套制度改革,以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农民工实际生活困难,对进城农民给予充分的身份认同,同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农民提供基本社会福利。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没有产业支撑,农民工进城就会成为空话。专家认为,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是下一步城镇化的主阵地。对中小企业,应深化增值税、营业税改革,合理调整中小企业社保资金缴纳政策,对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较多的行业、企业实行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对中西部地区,应出台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区域扶持政策,引导更多劳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鼓励有资金、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民工向中西部“回归”。对中小城市,应着力提高其产业集聚和人口承载能力,通过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产业布局合理化,实行向中小城市、小城镇倾斜的产业、用地和财税政策,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近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协同推进。

  此外,倪鹏飞认为,未来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形态应是众多城镇以城市绵延带、城市群或城市圈,呈点、线、面三种结构,通过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化地连接在一起,因此新型工业化布局应充分考虑城镇化的新形态。具体到城市群及区域布局上,一方面推动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避免产业恶性竞争和基础设施重复,形成经济联系紧密、内部聚集效应与对外扩散效应明显的城市群。另一方面,关注并重点援助边缘区域,要制定积极有效的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重点援助农村、非城市群、城市群的边缘区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降低区域倾斜的程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