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京报:移动互联时代,公共服务也要动起来
时间:2012-09-16 13:51:19  来源:新京报 

    铁道部日前表示,9月底拟推出“掌上12306”——手机购票业务,并实现在线支付。手机购票系统支持苹果和安卓平台系统,届时旅客可免费下载和使用。

  手机购车票,无疑给公众带来又一便利。然而,这个事情,不简单是增加一个火车票销售渠道而已,铁道部作为政府部门,主动拥抱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将公共服务延伸至手机这一移动终端,创新意识可嘉。

  在触屏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日益普及的当下,大批公司开始布兵移动互联,不过,相对于企业的敏锐触觉而言,大多政府和公共部门对于移动互联网,反应迟钝,在数量庞大的移动应用程序中,公共服务性质的应用程序屈指可数;并且,空气质量播报、食品安全警示、交通出行指导、政府部门办事指南等网络上备受好评的程序多数还不是政府和公共部门制作,而是商业公司推出。

  放眼全球,移动互联网早已被公认为公共服务的新手段,蔚为潮流。例如在苹果应用商店里,有几款颇受好评的免费太空模拟软件,其制作方就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美国,不仅是NASA,许多政府和公共部门都积极打造移动互联时代的公共服务,这些政府部门推出的移动应用程序,种类多样,包括助学贷款、旅游出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和健康等,还有机场状况,计算国民身体质量指数(BMI),甚至还可以查看召回的产品等。

  在我国香港,基于移动互联的公共服务也十分发达,香港许多政府和公共部门,都为公众制定了移动应用程序,供民众手机免费下载,它们涉及食物安全、查询投诉、子女教育、乘车指南、学校考试、互动就业、文化、警务、邮政等几十个领域。上月,香港政府还新推出了“香港政府通知你”和“政府App站通”两款新程序,前者用于发布重要或紧急的政府信息,后者是帮助市民搜索和下载已有的公共服务应用程序。

  可见,移动互联时代的公共服务,绝不止手机购票而已,在此方面,政府和公共部门完全可大有作为,利用移动终端,了解民情,搜集民意,快速作出决策反馈,为民众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把手机和平板电脑,变成政务公开与便民服务的窗口。

  以北京为例,北京即将正式发布PM2.5浓度数据,对于民众关心的空气质量数据,除可登录相关网站查询外,能否做成手机应用程序,让民众轻触手指就能得到所需信息呢?循此思维,在地铁、公交、天气预警、治安提醒、纳税服务、食品安全等领域,完全也可将公共服务延伸到移动终端,使得民众只需举手之劳就可获取相关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应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创新手段,移动互联时代,公共服务也要“动”起来。一些小公司凭借有限资源,都可打造出广受欢迎的公共服务程序,那么,在资源和财力上有着更大优势的政府和公共部门,理应做得更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