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百名官员受骗折射的多层图景
时间:2012-09-13 10:42:25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付小为 
    湖南朱某组织一10多人的诈骗团伙,利用网络搜索方式,查到黑龙江省企业老总、国家公务人员、学校领导等的个人信息,并通过PS合成色情照片对其进行敲诈。截至案发,短短一年多时间,该团伙一共开设5000多张信用卡,寄出1000多张“领导艳照”勒索钱款。已经核实的104名受害人中,报案的不足一成。

  诈骗团伙的作案方式其实很简单,先合成好色情照片,再将照片寄给相应“当事人”,并开出10万到50万数额不等的勒索单。一旦对方上钩,还会有后续追加勒索。已查证的104名受害人里,不少人累积被勒索上百万元。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但案发前未予报案,即使在嫌犯被捕交代案情后,仍以各种理由拒绝作证。以至于案件进入到犯罪证据被被害人销毁,被害人又拒作证人的尴尬境地。

  对于如此有违常理的状况,最为粗浅的判断可能是,做贼心虚。这样的判断与民间的一些官场想象不谋而合。实际上,诈骗团伙在敲诈对象、敲诈手段等方面的选择,便是基于对官场想象的某种“认定”。官场生态是不是果真符合这种想象?或者说,官员屈于敲诈已经间接承认了这种生态?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肯定或否定。

  一些已经曝光的官员情色丑闻是外界得以勾勒上述官场想象的基础,它说明类似情况确实存在,但其存在范围、程度都未可知,包括本案呈现的观感在内,都不足以支撑一个全景。

  有报案国企官员表示,没做过亏心事,但应酬场合逢场作戏的搂搂抱抱是有的,这或许可以补充情色之外的另一层模糊状态。而他的进一步表述里,怕莫须有的“艳照”到处飞,致使自己百口莫辩,失去现有一切,隐含的则是权力竞技的规则和样貌。虽然大部分受害人作出同样的不报案决定,但各自的心态恐怕是不同的。

  这些受害人,应该没有一个不知道自己深陷敲诈,有权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权利,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无论这基于哪一种情况或者哪一个方面的考虑,总的来说,最终目的无不在于维护自己现有的权力。

  颇为讽刺和矛盾的是,面对舆论、民众的批评,官员的反应往往非常激烈,一般性是振振有词反驳,动辄火冒三丈,甚至不惜跨省追捕以平“不平”,而面对诈骗犯,委屈隐忍、满足不法要求,非同寻常地息事宁人。不过,在权力的概念下,两种看似冲突的情形可以轻松地找到共通点。前者的所有“抵抗”源于权力的道义性受到质疑,后者的所有“屈服”是为了巩固现有权力。判断并作出反应的标准既不是道德的合理性,也不是法律的合法性,而是权力的“感受”。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