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官员骗钱凸显当前行政生态特点
时间:2012-09-09 10:26:02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杨威 

    为骗财,河南正阳科级干部冯某竟伪造公章和省政府文件,并以市政府名义向辖内各县发送传真,要求各县在规定期限内向其指定账户汇入“维稳基金”。日前,“生财有道”的被告人冯某被新蔡县检察院以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山东商报)

  近年以来,官员打着各种旗号伪造文件以权谋私的事件屡现:有伪造文件诈骗养老金的,有伪造文件安排子女工作的,也有伪造证明文件购买安置房的。此类事件一出,普遍会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而有着多年信访工作经历的干部冯某,却“便捷利用”其熟知的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维稳工作这一特点,通过伪造上级文件方式欲骗取地方维稳基金。值得庆幸的是,本案中没有一地政府部门轻信传真而汇出款项。

  按理说,政府部门的所有操作如果都严格按照行政流程的规定,一般是不应该出现这样案件的。但为什么仍有人能利用边界条件钻了空子,这暴露出当前行政生态特点:一是在有的行政机关内部,行政文件的审签、盖章等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缺乏事前的监督制约机制,一旦其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只有通过事后监督加以弥补。二是政府维稳资金管理体制存在漏洞。如果政府维稳基金财务审批流程健全规范,各级均按照审批流程规范行使,下级部门不用经过核实即可知道该文件有假。三是当前官场中存在的“上级命令下级”的风气,使得下级部门只有唯上级“马首是瞻”,不敢提出意见,也不敢多问两句,就只管执行落实就行了,深怕被扣上一顶“执行落实不力”的帽子。

  正是以上行政体制运行弊端,才使得诸如冯某这样的“干部”看到了所谓的“生财商机”,利用公职人员、公共组织的权威,向下级谋取私利。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为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引入规范行政行为的事前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法治、规范两新的行政运行机制体制。同时,下级在面对下级要求时,也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多问几个为什么,谨记“服从上级”不等于“屈从上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