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奥运会场馆现状调查:皮划艇赛道内看不到水
时间:2012-08-18 08:42:08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北京时间8月13日凌晨5时左右,由204片铜花瓣组成的主火炬台上的奥运圣火自下而上逐层熄灭。紧接着,在现场8万多名观众的注目下,位于伦敦奥运主场馆中心的火炬台边,一只火凤凰展翅飞翔。

  奥运会后,这座酷似“大碗”的奥运主场馆可能成为一个专业的足球场。据英国媒体报道,两支英超球队西汉姆联队和托特纳姆热刺队在竞争着“伦敦碗”的使用权。

  两天前,在与“伦敦碗”直线距离8000多公里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内,意甲球队尤文图斯和那不勒斯上演了一出实实在在的争夺战。2012年意大利超级杯,6粒进球、两张红牌、6万名球迷的呼喊,把“鸟巢”的激情再次点燃。

  伦敦奥运会的闭幕,意味着伦敦即将面临它的第三个“后奥运时期”。此时,北京刚刚经历了“后奥运时期”的第一个4年。

  作为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北京共建有31个奥运场馆,其中12个新建场馆,11个改建场馆和8个临建场馆。今年3月底,路透社记者大卫·格雷(David Gray)走访了其中多个场馆,拍摄了一组北京奥运场馆现状的图片。

  小轮车赛场内杂草丛生、皮划艇赛道中看不到一滴水,沙滩排球馆墙纸大面积脱落……这组图片让一些网友感慨,曾经投入巨资的场馆却闲置了,真浪费。

  但,果真如此吗?北京奥运场馆的现状如何,已有三届奥运会主办经验的伦敦又会如何对待场馆这一最大的物质遗产?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展开了走访调查。

  “后奥运时期”的场馆有热有冷

  8月12日11时,来自多伦多的华裔女孩凯瑟琳在鸟巢和水立方外拍照留念。她说,全家人在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都被震撼了”。

  笔者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安保人员处了解到,当天进入公园的游人数量超过两万,不少游人是冲着“鸟巢”和“水立方”去的。

  “我在‘鸟巢’、‘水立方’外留影,主要是因为远在多伦多的妈妈想来但没有机会。我回去后可以把照片给她看。”凯瑟琳告诉笔者。然而,她对是否要买票进“鸟巢”参观犹豫不决。

  与她情况类似的还有来自宁夏的一家人。20多岁的儿子觉得“鸟巢”内“也就是运动设施,没什么好看的”、“在外面把场馆当背景拍个照,就行了”。

  从2008年9月29日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开始对游客开放。开放当日,公园便迎来了15万人次的游客量,超过故宫,成为国庆假期首日游客最多的地方。

  然而,随着奥运会的脚步逐渐远离北京,奥运场馆的吸引力开始下滑,单纯的参观已无法满足一部分游客的心理需求。参观过“鸟巢”的李阿姨说,就是去看一下里面的座椅,“50元的门票,看比赛或演出还是挺值的,但仅仅用来看赛场、观众席,就过高了。”

  尽管如此,奥林匹克公园还是因为园内有“鸟巢”、“水立方”等著名场馆而每天迎来相当数量的游客。地理位置偏远、知名度较低的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位于北京东北郊区的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当年,这里由顺义区政府出资建设,作为奥运会赛艇、皮划艇等水上项目的比赛地。北京奥运会后,水上公园对游客有偿开放。

  目前,该公园仅开设帆船俱乐部、滑水俱乐部和针对儿童戏水的“欢乐水世界”等少量项目。大卫·格雷镜头下的赛艇码头附近草木枯黄,指示牌倒在地上,码头的木板破损严重。笔者在4个月后的走访中也发现,尽管指示牌被重新树立起来,但码头的木板依然没能得到修复。曾经作为动水皮划艇的赛道,因为向上抽水需要耗费大量电力而闲置,干涸的赛道底部在烈日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光。

  行走在由大片水域和草地组成的水上公园内,笔者每过几分钟才能遇到一两名游客。检票口的工作人员说,平时的客流量也只有每天五六百人,周末稍多些——1000人左右。来此游玩的市民反映,“需要转多趟地铁、公交”,自驾车也得花上1个小时左右。

  部分冷门项目奥运场馆遭遇经营难题

  2008年,朝阳公园承办了北京奥运会沙滩排球项目的比赛。在路透社记者大卫·格雷今年3月拍摄的沙排馆照片中,馆外墙的墙纸严重泛黄、脱落,里面的铁皮骨架非常醒目。

  笔者近日走访沙排馆发现,场馆外墙已经贴上了簇新的“2012国际排联沙滩排球世界大满贯北京赛”的大型宣传海报。不过,据朝阳公园体育中心经理安旭光介绍,沙排馆仅在比赛时才开放。

  “除了沙排馆,我们还有沙区供沙排爱好者使用。”安旭光说,为吸引游客,朝阳公园仅向每位前来玩沙滩排球的人收取“每3~4个小时30元的场地费”,但是每月只有两三拨人前来。

  “国人对沙滩排球的兴趣太小了。”安旭光说,即使举办国际排联顶级三大赛事之一的“国际排联沙滩排球世界大满贯”北京赛,上座率也非常低,“目前来的人以赠票为主,买票的很少。”

  除了沙排馆,同样以赠票方式让观众前来观看赛事的还有老山自行车馆。据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管理中心办公室王主任介绍,为推广自行车运动,北京奥运会后,老山自行车馆举办了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场地自行车世界杯赛、全国场地自行车冠军赛等比赛。

  她告诉笔者,“我们一般不采用对外宣传的方式。大部分比赛我们会送门票,或者就免票。如果有观众了解到该赛事,可主动前来参观,只是来的观众并不多。”

  提起不对外进行宣传的缘由,王主任解释说:“举办大型活动,需要一大笔费用,门票收入可能都不够安保支出呢。”

  据了解,政府对大型社会活动有一定的安保要求。在奥运会赛场这类大型场馆中举行比赛,观众众多,因此安保规格高,费用也高。

  除售票困难外,某些场馆因为过于专业化的设计,也很难被普通市民使用。奥运场馆是高规格的竞技场馆,在设施、功能设计上有着严格的标准。奥运会前,国际自行车联盟曾对老山自行车馆赛道提出了“长250米,坡度13~47度之间”的要求。王主任说:“建成后,老山赛道最大的角度为45度,连专业运动员也经常在上面摔跤,一般人更是很难在上面骑行。”

  目前,老山自行车馆的主要功能是国家自行车队、国家击剑队的训练场,同时也为各省市自行车队提供集训场地。

  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投资发展中心市场部部长高嘉冬认为,比民众因技术要求而无法参与到某项运动中更要命的是,“他们对这项运动根本不感兴趣”。

  为推广水上运动,进一步提高水上公园的知名度,从2009年对外开放起,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举办了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等高水准比赛,但按高嘉冬的话说,来看赛艇比赛的主要有三类人:一是觉得新奇的,二是略有耳闻的,三是买门票逛公园正好赶上的。几乎都是站在水边,看一眼知道是怎么回事,就玩别的去了。

  “在英国人眼中,赛艇是一项非常优雅、高贵的运动,国内完全没有这种文化的基础和传统。”高嘉冬感慨道。

  伦敦奥运会青睐临时场馆

  北京一些奥运场馆的经营困境只是历届奥运会场馆经营难问题的一个缩影。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巨大财政亏空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场馆的大量闲置,对主办城市来说,奥运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看来,绝大多数奥运场馆还是要走市场化道路,其中“无形资产的利用”是重要途径。

  由于消费者的缺乏,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一些游乐项目如赛艇已经取消,但另一项运动如龙舟赛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高嘉冬说:“龙舟赛参与者和参观者非常多,而且赛事举办次数呈逐年递增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与去年相比,今年增幅高达50%左右。”

  除了业主对场馆商业化开发的探索外,林显鹏觉得,政府也需要提供一定政策支持。

  “目前,政府在政策方面对北京奥运场馆基本没有什么扶持。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出台的很多优惠政策,奥运会一结束就都终止了。”林显鹏认为,当年的一些奥运政策应该延续,“比如免税政策。营业税按5%税率收取,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基本是免的,但是奥运场馆并没有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

  此外,安保费用也是奥运场馆急需的一项政策优惠。8月11日晚在“鸟巢”举办的意大利超级杯比赛的安保费用高达200多万元。“尽管‘鸟巢’只提供场地,安保费用由活动主办方支付,但因为你收取活动主办方这么多钱,使得一些主办方很难把活动放在‘鸟巢’举行。”林显鹏说。

  正当北京奥运会场馆还在赛后经营发展之路上缓慢探索时,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地伦敦则开始了新一轮的奥运场馆建设。不过,这次伦敦却呈现出与以往奥运会不同的面貌。

  一位亲历了伦敦奥运赛事报道的记者说:“这次伦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你很难想象它会有这么大规模的临时性场馆。”伦敦奥运会只有6座新建场馆,大部分临时场馆的材料在以后的场馆中还可以重复使用。

  “我们知道,4年前的奥运会为北京留下了‘鸟巢’和‘水立方’这样的宏伟建筑。但在伦敦,我们希望用临时建筑来使奥运公园变得丰满。我认为我们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可以为奥运会提供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伦敦奥运公园主管设计师克里斯·乔普森说。

  而在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看来,“临时场馆所体现的绿色、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无疑将成为伦敦对奥运会发展的最大贡献。”

  “考虑到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及运动人口、运动场馆赛后使用率、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临时场馆对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最绿色、最省钱、最实用的高效选择。”他说。

  链接

  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他山之石”

  实习生 王慧冬 叶雨阳整理 《 中国青年报 》

  对于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来说,赛后如何经营管理奥运场馆一直是个巨大的难题。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由于出现了10多亿美元的巨额亏空,致使该市的纳税人直到20世纪末才还清这笔债务。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每年1亿多欧元的奥运场馆维护成本,让希腊未来几代人背上了债务包袱。

  为避免出现类似危机,本届伦敦奥运会未雨绸缪,在离奥运会开幕还有4个月的时候,成立了伦敦奥运遗产公司。该公司主要处理奥运会遗产,尤其是赛后场馆的利用。

  从1896年至今,夏季奥运会已举办30届。在如何妥善利用奥运场馆等奥运遗产等方面,一些主办城市的做法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成立了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管理局。该管理局整体管理奥林匹克公园,并承担一部分场馆设施的运作。有专家点评称,“奥运场馆经营,单靠业主是做不了的。把政府和场馆业主紧密结合,是悉尼奥运场馆运营方面很大的亮点。”

  刚刚落幕的伦敦奥运会的思路是举办一届“临时奥运会”。据了解,伦敦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伦敦碗”将进行“瘦身”。在“瘦身”工作完成之后,“伦敦碗”将变成拥有3.5万个观众坐席的专业足球场。而举办了击剑、摔跤、跆拳道、乒乓球等7项奥运赛事的埃克塞尔会展中心也会如期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大量使用临时性场馆是伦敦奥运会的一大特色。其实,早在2001年7月罗格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一职后,国际奥委会专门成立了“奥运会研究委员会”,研究如何控制奥运会的规模,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奥运场馆。

  该研究委员会的一个基本建议是,“能用现有的场馆就用现有的场馆,能够不新建场馆就尽量不新建场馆,能够用临时场馆最好用临时场馆”。

  除了场馆建设规模上的缩减,普及大众体育也是国际奥委会倡导的方向之一。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就是以奥林匹克公园为核心,在穿城而过的汉江两岸修建了许多大众体育设施,发展全民体育。

  6个高校奥运场馆使用率较高

  实习生 叶雨阳 王慧冬 《中国青年报》

  “现在的场地已经全部满了,今天的羽毛球馆只有三点到四点有空。”8月7日下午1点半,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的前台工作人员对前来预订场地的大三学生小杨说。

  当天是北科大小学期开学的前一天。曾作为北京奥运会柔道和跆拳道赛场的北科大体育馆,现在成为一个集游泳、三大球、体操房等于一身的综合性体育馆,并面向社会开放。据前台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基本每天都是满的,尤其在下午3点以后。”

  北京奥运会的31个场馆中,有6个建在北京的六所高校内。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四年里,以保证学生教学和锻炼为前提,6个建在高校中的场馆都保持了较高的使用率,也在经营上进行了各有定位的转型。

  赛后利用,“基本没空过”

  作为新建场馆,北京大学的邱德拔体育馆和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有很多共性。

  据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馆长李杰介绍,新建的邱德拔体育馆“弥补了之前校园里没有大型体育馆的缺憾”,并在奥运会之后成为了“每年开学、毕业典礼、毕业晚会等大型学生活动的场地”。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副馆长刘淑梅也表示,农大也有类似的情况。此外,两所高校都在原有的奥运设施的基础上对场馆进行了一些改造——李杰透露,北大花了一年多时间、投入3000万元将体育馆改造成了拥有18个体育项目的“体育超市”;农大则将主馆改造成了羽毛球馆,同时将奥运期间400平方米的文字记者间改造成了“文化艺术馆”,不定期举办书画、摄影展览。

  和其他几个建在高校中的场馆一样,它们除日常的体育教学之外都“对师生和社会开放”,同时在价格上给本校学生三到五折不等的优惠。

  不过,由于体育馆较为昂贵的维护费用,经营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刘淑梅坦言,在2012年主场馆改造之前,体育馆“完全自负盈亏肯定是做不到的”。现在,经过年初将主馆改造成羽毛球馆并全面开放后,“加上学校的补贴基本能达到收支平衡”。

  李杰也表示,今年3月体育馆改造完成后,到目前为止场馆运营状况良好,“体育超市式”的众多项目使得整个体育馆的收入“这窗不亮那窗亮”,加上承接校外活动——多是大型公司的年会和汽车发布会,能“保证体育馆的收入”。

  相比之下,2002年就已投入使用的北航体育馆的情况则更尽人意——馆长钱勇刚称,奥运之后,他们“对体育馆承接的活动进行了重新定位”,主要针对“2000人左右的歌迷见面会和企业年会”,加上引入合作方建成了一个健身房,北航的体育馆这些年一直是“自负盈亏,每年还有盈余能上交学校”。

  “这是我们前校长率先提出的”

  谈到“将奥运场馆建在高校”时,刘淑梅一脸自豪,“这个想法是我们陈章良校长率先向国家提出的”。

  2002年7月,时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的陈章良指示撰写并签发了致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报告。报告称,“为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利于后续使用,避免国家重复建设,请求在农业大学东校区建设奥运会场馆。”北京奥组委经过慎重考虑后,采纳了这一建议,将摔跤馆的地址从奥林匹克公园移到农大的东校区。同时,羽毛球赛场也从原来的奥运村移到了东南郊的北京工业大学。

  “把奥运场馆建在高校,体现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陈章良曾在2007年体育馆落成时对媒体表示,“体育馆作为奥运比赛用馆,同时也是高校体育馆,这是一个双重定位。”而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奥运场馆规划的四大指导思想中,也有一项是“在北京高校新建一部分场馆,赛后成为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满足学生在室内上体育课、开展大型活动的需求”。

  如今,6个在北京高校内的奥运场馆无一例外地为高校开展体育教学、师生进行体育运动以及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提供了场所,陈章良“解决奥运会场馆赛后使用问题,兼顾改善学校体育设施”的初衷得以实现。钱勇刚对北航体育馆运营模式的归纳,或可成为高校奥运场馆的总结——服务学校、适度开放、以馆养馆。

  近年来,中国承办的世界级大型赛事越来越多,将场馆设在大学中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一组最新的数据或许可作为注脚:2011年深圳大运会有40%的场馆建在深圳的中学和高校里,大运会结束后的一年里,这些场馆都为所在学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完善的体育设施服务;今年9月即将迎来大运会的天津,除定向越野外,全部比赛场馆都建在12所高校和大专院校集中的海河教育园区里,充分考虑到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

  双赢还是浪费

  对于“奥运场馆进高校”的做法,钱勇刚觉得“是一个好的方针”,因为“年轻的大学生需要体育场馆,国家在奥运会后不用为场馆的赛后利用操心”。

  李杰也认为,“这是一个世界潮流”,同时在我国体育设施总体落后、高校原有的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借奥运契机能使之得到提升”。

  而在刘淑梅看来,建在高校里的奥运场馆除了能成为学生健身的场所外,“肯定还能在传递奥运精神和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过,也有不同声音,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场馆建设时有不同的规格要求,不同用途的场馆有不同的规格”。以鸟巢为例,“鸟巢就不是给普通老百姓玩的,修剪一次中心场地的草坪就好几万元,普通老百姓怎么承受得起?”

  在他看来,应“尽量控制”将奥运会新场馆建在高校中的做法,毕竟“高标准的奥运竞赛场馆”与“给普通学生用的体育馆”在前期投入和设施建设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虽然新场馆可能会为学生举办活动提供方便,但为奥运比赛而建的场馆,在奥运会后往往要花大笔经费进行改建。”林显鹏说,“北大的邱德拔体育馆就是一例”。

  林显鹏认为,与其花大笔钱建设和改造,不如将钱花在别的建设上。他告诉笔者,美国专为普通学生和市民提供的“大学生娱乐体育中心”形式就“非常好”,投资相对少,却能真正为学生和市民的健身、娱乐提供便利。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不用广建场馆,而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场馆”。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曾对媒体表示,奥运会后高校中这些场馆将能继续发挥作用,被学生以及社会大众广泛使用。

  五棵松篮球馆冠名

  “第一个吃螃蟹”

  实习生 叶雨阳 王慧冬 《 中国青年报 》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来到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北京新地标性建筑——“鸟巢”参观的时候,发现地铁出口指示牌上赫然写着“阿迪达斯鸟巢体育场”,内心会是什么感受?

  2009年2月,阿迪达斯公司曾想以每年7000万元的价格购买“鸟巢”的冠名权。但考虑到“群众心理无法接受”,“鸟巢”的运营方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暂不出让冠名权。一年后,同是北京奥运会场馆的五棵松篮球馆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签约,出让了五棵松篮球馆5年的冠名权。

  “这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五棵松篮球馆媒体推广负责人郭华艳说。

  当年,作为北京奥运会的12个新建场馆之一,五棵松篮球馆由中标的华熙国际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华熙国际”)投资建设。作为回报,国家授予该企业在赛后30年的“特许经营权”。

  该模式被称为“BOT”(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笔者注),即由政府对项目建设、经营提供特许权协议,投资者承担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全部费用,在有限时间内获得商业利润,到期再交给政府。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林显鹏认为,除了国家队集训的奥体中心等主要承担社会服务功能的奥运场馆不能过度商业化外,绝大多数奥运场馆还是要走市场化道路的。

  这也正是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五棵松篮球馆选择的道路。2009年,改建后的场馆正式开放。2010年,华熙国际效仿一些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做法,转让了篮球馆5年的冠名权。

  “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体育场馆经营收入的75%以上来自以冠名权、豪华包厢为标志的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林显鹏说。资料显示,美国高达70%以上的职业俱乐部是在有冠名权的场馆里比赛。一些场馆的冠名费更是高达上亿美元:美国航空公司以1.9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NBA达拉斯小牛队主场30年的冠名权,万金能源集团则用3亿美元冠名NFL休斯敦德克萨斯人队主场,期限是32年。

  对北京来说,五棵松篮球馆是目前唯一一座进行商业冠名的奥运场馆,也是北京的体育场馆中“第一个吃螃蟹”进行商业冠名的的场馆。

  “因为某些因素,一些场馆的整体冠名比较困难,但可以考虑部分冠名。”林显鹏说,例如,对场馆里面的部分设施冠名,或者只在比赛期间冠名。在他看来,无形资产开发,是奥运场馆未来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华熙国际副总经理国今娇向媒体提出的“正式开放后,五棵松场馆将举办国际化标准的演出、赛事活动”,如今已成为现实。作为华熙国际投资集团的合作方,世界知名的体育娱乐活动推广公司安舒茨娱乐集团(AEG)负责对场馆和演出的赞助销售、冠名销售等业务的运作。“目前我们场馆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完善了,遇到的困难比较少。”郭华艳说。

  据郭华艳介绍,体育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大型活动和赛事的场地租借费”。每年有100多场“上座率一般在80%以上”的演唱会在这里举行,奥运会期间的热身馆则可承接小型演唱会和明星歌友会。在篮球馆外的栏杆上,笔者看到了8月10日某歌星演唱会的宣传海报。

  同时,作为拥有巨型悬挂式四面电子屏幕、更宽敞的观众席、顶层舒适宽敞的包厢等先进设施的篮球馆,万事达中心还是NBA中国赛的赛场、CBA北京队的主场。“我们毕竟曾经是奥运场馆,在体育赛事方面我们也带有一定公益性质,有些比赛是免场地租金的,比如今年CBA北京队的几场比赛。”郭华艳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