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河南6市一半以上廉租房空置 生僻地建房凑数量
时间:2012-08-03 09:05:55  来源: 新华社  作者:刘金辉、梁鹏 

    近日,一则有关保障房分配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河南省审计厅对全省6个省辖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结果显示,这6个省辖市廉租房的空置率高达51.3%。

  近几年,为了让中低收入者住有所居,国家对保障房建设高度重视,各地也纷纷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列为头号民生工程,并筹集大量资金支持建设。然而,在当前房价、房租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为何出现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频频遇冷的现象?保障房建设如何解决“供需错位”问题?

  河南6市一半以上廉租房空置

  据河南省审计厅审计报告披露,被调查的6个省辖市2009年至2010年共建成廉租房1.6万套,其中空置8215套,空置率高达51.3%;同时存在违规分配保障性住房和发放廉租房补贴,6个省辖市共有4390户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相关待遇。

  据记者了解,这些问题是审计部门在审计河南全省2011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时发现的。此次审计共调查了河南6个地级市的171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涉及资金52亿元。

  此消息一出,引发了众多关注和疑问。一方面是国家在大规模建设保障房,另一方面却有很多保障房建好了没人住;一方面是无房可住的低收入者住不进去,另一方面却是不该享受保障房待遇的人在享受,这让保障房本身的含义大打折扣。

  据了解,去年12月,郑州市区面向社会供应的1551套公租房资格申请工作启动,截至2月底,整个市区递交申请的只有362户,不到供应量的四分之一。此后,在郑州市第三期经适房轮候供应报名过程中,也出现了大批比市场均价低出一半以上的经适房无人申购的怪现象。

  针对河南6市廉租房空置率高的问题,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调查发现廉租房空置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廉租房的配套设施进展缓慢,老百姓生活不方便,就不太愿意搬过来住。另外,由于用地指标少,很多廉租房建在偏远地区,因交通不便不受青睐。

  记者向河南省审计厅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时,审计厅相关负责人以“不方便透露”为由,拒绝提供更详细的审计报告。

  好地段难见保障房,生僻地建房“凑数量”

  遇冷的不只是廉租房,在经适房和公租房领域也存在。今年5月,河南省郑州市进行了第三期经适房轮候供应报名,到报名截止日,供应的4002套房源中,仍然有866套经适房无人申购。

  昔日的香饽饽为何遭遇冷场?以价格而言,这批经适房均价不足3000元,比之目前郑州市场均价低出一半还多,吸引力不可谓不强。问题是,这些保障房虽然价格不高,但部分房源位置偏远、配套不足,由此带来的生活不便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影响更加明显。

  以剩余房源最多的“珠江荣景”楼盘为例,该楼盘有738套房无人申购,在上一期报名时便出现了大量剩余。据记者实地调查,这个楼盘位于郑州市区北四环外,紧邻连霍高速惠济区出入口和惠济区老鸦陈镇薛岗村,楼盘外围是几家即将拆迁的汽车修理或配件商店,离楼盘不远处便是一片麦地,难怪一些网友们说“这个楼盘在乡下”。

  在教育和医疗设施上,该楼盘目前只能依靠附近两个村子里的小学和卫生室,最近的卫生院大概有3公里远;交通上,楼盘附近有3趟公交车,如果要去市中心繁华地带则需要换乘,记者乘坐一趟公交车在非上下班高峰期时,到郑州市中心紫荆山公园附近用了1个小时。来看房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先报了个名,要不要到时候再说,这个地方确实太远了,很不方便,就医、小孩上学这些都是问题,看将来怎么解决了。

  如何走出“保障房怪圈”

  一些专家认为,保障房遇冷的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过,虽然表现形式不完全一样,但都反映出,当地政府在建设保障房的过程中出现了设计与需求的错位,一些地方政府受土地财政的制约,将好的地段进行商业开发,而将偏远的位置作为保障房的选址,“凑数量”的动机很明显。

  有专家指出,保障房在一些地方的走样是中央政策被地方扭曲执行的典型事件,根本原因在于保障房政策冲击了地方土地财政,一些地方政府不积极、不热心、糊弄事。

  河南省房地产商业协会副会长赵进京说,目前的情况是由开发商配套建设的保障房更受欢迎,因为开发商是根据市场来建房的,而政府选址的往往比较偏远,因为好的地块政府要卖掉来获得财政收入,而且这部分收入占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因此,政府可以考虑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制定一些有含金量的优惠政策如减少一些税费来鼓励开发商配建保障房。”赵进京说。

  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认为,根据国际经验,确定保障房覆盖范围很重要,只有确定需求边界,才能评估供给缺口,并由此确定新的规模。这需要对城市家庭的收入情况、现有住房条件、存量房结构进行统一的摸底,以形成初始的决策信息。但是我国的保障房建设是层层下任务,很多地方缺乏对本地情况的摸底调查,容易形成一些错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