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家祥 :为我国城市化新阶段鼓起翅膀
时间:2012-07-26 14:07:37  来源:新华网 
    在25日召开的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座谈会期间,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针对民航业发展最新态势,就我国民航发展国家战略的核心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适应从城镇化向城市化发展的新要求

    记者:座谈会期间,每位与会者都获赠送一本《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别考虑?

    李家祥:城市发展与交通方式密切相关。在城市化阶段,交通运输方式进入航空运输时代。去年有篇“航空大都市,全球城市的未来”的文章,业内影响比较大。文章摘自一本专著——《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给每位与会者赠送的这本书,以许多国际大都市发展案例为佐证,论述了以机场为中心的未来城市发展新模式。

    记者:必须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待民航业发展?

    李家祥:交通运输方式演变与社会进步有密切关系。航空运输成为继海洋、内河、铁路、公路之后,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五个冲击波。上世纪80年代,要致富、先修路。现在要开放、修机场,要想强、上民航。在经济全球化下,航空运输适应国际贸易距离长、范围广、时效强等要求,成为经济发展驱动力,是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依托。我国民航业将进一步促进由城镇化向城市化方向发展。

    全面走向现代化的“临空经济”

    记者:民航不只是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吗?

    李家祥:一些地方政府仅将民航看成是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小机场“热热闹闹修机场,招商引资跟不上,人流物流难聚集,飞飞停停没希望”。有的干线机场“投入巨资扩机场,统筹谋划跟不上,机场周边空荡荡,航线航班难增量”。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把民航业纳入地区发展总体部署,依托机场规划发展航空经济,特别是临空经济,使机场周边及邻近区域成为特色经济、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聚集区域,实现民航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

    记者:您的意思是要跳出就机场论机场的发展思路?

    李家祥: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吸引航空公司来飞,增加航线航班,机场就发展了。事实上,各机场定位不同,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地区枢纽机场还是支线机场,客运主导还是货运主导,重点发展低成本航空还是特定航空运输市场,只有定位明确,形成网络,才能释放潜力。特别是我国中小机场多处于地市级城市,客货流量小,航线少、航班频率低,这又使航空运输不能满足需要。如果建立网络型航线结构,客货通过区域性枢纽机场中转,扩大对中小机场航线辐射范围,等于增加航线数量。区域航空枢纽有了规模,更能带动中小机场发展。我们深切感受到,省区市成立机场管理运营机构,统一管理行政辖区内所有机场,有利于统筹经济发展。

    民航服务链就要保安全、保正点

    记者:民航涉及服务链很长,怎么处理方方面面关系?

    李家祥:民航业涉及区域一体化、空域资源、行业规划与产业政策、飞机航材引进、机场建设、航权开放、投融资渠道、航空制造等诸多领域,离不开各方面支持。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委、部队以及各地党委政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民航业生产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不仅需要资金保障、金融服务,更需要良好的公共政策环境。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继续重点支持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运营;争取重点完善财税扶持政策体系。通过进一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满足民航快速发展资金需求。

    记者:无法绕开的是,怎么看待民航发展与人民群众期许间的落差?

    李家祥:对亿万消费者来说,民航一要安全,二要正点。其实涉及一个突出问题即空域资源严重不足,这已成为影响安全运行、航班正常的重要因素,制约航空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民航快速发展与空域资源有限性间矛盾日益突出。按照《若干意见》“加快建设现代空管系统”、“加大空域管理改革力度”要求,我们要加强与有关方面协调,营造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和军事航空和谐发展的环境。

    我国各地区情况千差万别,地方政府在协调资源方面更具优势。要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性,发挥其在民航特别是机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对消费者来说,在发生大面积航班延误情况时,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各大机场旅客吞吐量越来越大,大面积延误动辄上万名旅客滞留。民航各单位要切实做好工作,地方政府要动用自身资源,及时疏散、妥善安置旅客。

    特别是许多机场公安属地化管理,维护机场安全秩序更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作用。今年3、4月份,接连发生3起旅客冲闯机场隔离区、不听劝阻闯入滑行道或停机坪等严重事件,就是相关机场公安机关执法不及时、力度不够的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