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河南新野农户购劣质管材致400亩蔬菜绝收
时间:2012-07-10 11:03: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据新华社7月9日电记者陆欢、魏莘 
    前不久,河南省新野县种菜大户曹旭铎,因购买了一批江苏省江阴市宏鹏塑胶有限公司生产的农用劣质PVC管材,引起爆裂,导致400亩蔬菜几近绝收,损失惨重。

  目前,当地两名经销商已被刑事拘留,但菜农的损失谁来赔偿?不合格产品何以流入市场?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倒霉的菜农

  记者日前来到河南省新野县城郊乡李湖村。在曹旭铎承包的菜地里,200亩包菜地只有少许的枯黄烂叶遗留在地里,一片荒凉。更糟糕的是,还有200亩冬瓜地也已长了没膝深的荒草。

  “按道理现在冬瓜应该上市了,至少也得有十来斤重。”技术员宋林山一旁说。

  “由于当初计划不够周全,最初购买的管材不够用,就临时决定从南阳市再买些管材。”曹旭铎介绍说。但他没有想到,灌溉系统建成使用时,水却喷不出来。曹旭铎仔细查找原因,发现部分土质一片稀泥,挖出后才看到管子出现了裂缝。

  “虽然只从江阴宏鹏公司买了8万余元的管子,但因为与之前80多万元的管子混用,现在造成了400多亩喷灌系统全部瘫痪,损失严重得很。”曹旭铎说。

  曹旭铎还说,蔬菜减产不说,还得花钱重新铺设管道,各种损失初步估计有500余万元。

  推诿的厂商

  据调查,曹旭铎所用的江阴宏鹏管材是从南阳张姓零售商手中购买的,而张某又是从经销商王某手中购进的。

  日前,南阳市新野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乔如明表示,南阳经销商王某因涉嫌销售伪劣产品已被当地检察机关批捕,零售商张某取保候审。由于案件牵扯到省外,警方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为了解伪劣管材是如何流入市场的,记者在南阳市某仓库见到了经销商王某的兄弟和零售商张某。他们分别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因进货时没有检测仪器,只能凭厂家的检验报告为准。

  王、张二人说,事发后,他们曾多次与厂家联系,但至今生产厂家连面都没露过。为了证实其说法的真实性,王某当场拨通江阴宏鹏塑胶公司的电话。在通话中,王某强调自己的哥哥已被公安局抓走一个多月了,希望厂里尽快派人解决问题,厂家却表示已经派律师前往当地。但嫌疑人王某的兄弟一再向记者表示,他从未见到过厂家的任何人。

  接着,记者也拨通了江阴宏鹏公司的电话,希望能够了解到厂家对此事件更进一步的解释。面对记者的提问,相关工作人员以“不太清楚”为由,将记者的电话匆匆挂断。

  待解的难题

  眼下正是蔬菜高产的季节,但曹旭铎的菜地却一片荒芜。

  “管子不好质量差,他们赚黑心钱,对不起农民。”当地菜农郑平兰气愤地说。

  据了解,目前,王某因涉嫌销售伪劣产品已被当地检察机关批捕,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另据悉,截至目前,南阳市工商部门已对20余家销售劣质PVC管材的销售商立案查处,相关产品被查扣。

  但是,下一步菜农的损失该向谁索赔,谁又该为这些坑农、害农事件负责?

  有关人士认为,此类案件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那么,如何解决农民维权难问题?

  有关专家表示,要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不仅需要在生产流通环节对农资产品加大监管力度,更要加大对不法商贩的惩治力度。只有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消除生产厂家和不法商贩非法敛财的念头,从而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据新华社7月9日电记者陆欢、魏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