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管好最后几米 我们该学什么
时间:2012-07-09 09:26: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丁 汀 
    千呼万唤的自来水新标准终于开始全面实行了。

  为了将这项标准落到实处,住建、水务部门都作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准备,也给出了充足的过渡期。

  可是,当被问及符合新标的自来水是否能直饮时,人们却很难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出厂的水应该可以直饮,入户的则未必能保证”,是什么造成了这种闪烁其词、底气不足的回答呢?

  饮用水在建筑内最后几米的运输中受到污染,似乎是唯一的原因。但是管好这最后几米,到底难在哪里?

  从美国、德国、俄罗斯、香港的自来水管理情况可以看出,饮用水质量,固然和资金的投入、技术的发展、硬件管道的建设有关,但更和各地政府对公民饮食安全的责任感成正比。

  或许像香港一样,为了避免管道污染等技术上的原因,全部将管道换为不锈钢管道,从投入上看,未必适合我们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如同德国一样加大检查频率、明确供水方责任,是否也并非难不可及?

  在公众对食品安全焦虑感不断增加的今天,政府要挽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出台严格标准固然重要,但严格标准监管更为重要。而后者,需要依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政府落实民生工程的责任心。

  自来水的政府责任心,体现在新标准能否全面执行、入户水质是否经得起第三方检验上;体现在能挺起腰板说“按照新标生产出来的水,打开水管就能直饮”;也体现在明确界定责任、监督供水单位对各项指标的执行上。

  饮用水安全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之一。既然新标已经开始施行,那么,保证入户水的质量,就是政府无可推脱的责任。人们期待饮用水能早日直饮,更期待从中看到政府对食品安全、对民生问题的责任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