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圳岗厦拆迁:“种房子”收获一村富豪
时间:2009-11-12 14:36:5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深圳岗厦片区改造堪称目前中国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其拆迁的过程中,楼房的主人们获得赔偿的数量,或也堪称全国之最。

        深圳市福田CBD岗厦村旧城改造项目近期启动,拆迁工作全面推进。与此同时,岗厦村的改造正在创造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  “神话”——在房屋拆迁的一夜之间,500多栋楼房的主人集体跨入千万甚至亿万富豪行列。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岗厦村大量拆迁楼房都是在几年前抢建而成的,通过增加楼层、扩大房屋面积,从而在拆迁过程中获取了堪称“天价”的补偿。

岗厦改造一等十年

        无论是原住居民,还是初来深圳者,对于“岗厦”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这里是深圳CBD中心区仅存的一片城中村,也是许多初来深圳的“淘金”者寻求租房的理想去处。

        11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岗厦村旧城改造现场看到,经过了大规模的拆迁之后,整个岗厦片区已经面目全非,几乎成为了一片建筑废墟。零星“屹立不倒”的楼房十分突兀地矗立在空旷的工地上,与附近CBD密集的商业大楼遥相呼应。

        “说拆迁都说了十几年,今年下半年才正式开始拆。”记者在仅存不多的楼房内遇见了正前来收租的房东张彩霞  (化名)。“当初抢建的现在都发了大财,我们这些老实人却没有得到更多补偿。”张彩霞颇有些愤愤不平地说。30年前,她就嫁到岗厦村,几乎见证了岗厦从无到有,从贫穷到繁华的全部历程。

        岗厦城中村改造,可谓十年一梦。早在1998年,为了建设深圳中心区,深圳市政府决定对岗厦河园片区进行全面改造。但在此后的将近十年时间里,经历了数次“正式启动”,却又因种种原因不了了之。

        在岗厦改造一拖再拖期间,发生了名噪一时的深圳蔡屋围“史上最贵钉子户”获赔事件。

        1997年,深圳蔡屋围村民蔡珠祥、张好莲夫妇在宅基地上建起了6层住宅,建造花费120万元。2004年10月15日,蔡屋围村与开发商京基集团签了房地产开发合同,该村约4.6万平方米土地(包括宅基地)全部被卖掉,蔡的房子亦在其列。2007年拆迁接近尾声,蔡珠祥以补偿不合理为由拒绝拆迁。当时深圳房价不断飙升,周边新房已涨至约2万元/平方米;蔡珠祥夫妇俩提出补偿应在1.8万元/平方米。按这一要价,开发商补偿款将达1400万元。

        最终,耗不起时间的开发商妥协了,1200万元补偿款打入了蔡珠祥账上。此事无疑对后来岗厦村的旧城改造产生了严重影响。福田区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在蔡屋围村民蔡珠祥获得高昂赔偿后,岗厦村认同原先赔偿标准的村民立刻从85%下降到不足一半,岗厦村改造随后陷入僵局。

        经过各方协调,直到2009年,岗厦城中村改造真正意义上的大拆迁才正式开始。深圳市福田区宣传部张宏化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透露,目前拆迁工作进展顺利,仅剩下大概40多户居民没有拆迁,大多数均为香港人。整个拆迁将在2009年底前完成,届时正式启动项目建设,总投资约90亿元。

一夜之间集体暴富

        蔡珠祥1200万元的补偿款在2007年被称为“天价”,蔡珠祥夫妇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贵钉子户”。然而时隔仅两年,当初的“天价”今天看来已是“小巫见大巫”:岗厦村普普通通的一户便补偿上千万,房屋面积大的更是高达上亿元。

        “我嫁过来的时候,这里还叫番薯村,非常穷,村里的人都靠种地为生,偶尔拿些农产品到海边渔村去换点海鲜改善生活。”张彩霞向记者讲述着她记忆中的岗厦村。

        随着深圳大举开发,位于福田中心位置的岗厦村逐渐成为外来人员租住的首选之地,租金也一年年水涨船高。“外来的人多了,要租我们的房子,我们就建房出租,都是在自家的土地上翻建楼房,一栋比一栋高。”据张彩霞介绍,每月的租金收入,她家便可达到5万元以上,其他村民家的情况也差不多。

        据了解,很多类似于张彩霞的原住居民后来都搬离了岗厦村,在深圳市区或者到香港另外购买商品房。他们现在回村的目的只有一个:收租。随着旧城改造的到来,这些房子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不过,这些房子的主人并没有因此而受损,反而上演了“一夜暴富”的神话。有媒体将这次改造的造富过程形象地称为  “几百栋旧房屋倒下去,几百个超级富豪站起来”。

        记者获悉,此次补偿方案分为两个标准:480平方米以内按1∶1补住宅,超过480平方米按1∶0.88补公寓;首层按1∶0.9补偿商业物业,二层以上按1∶0.9补住宅或公寓。根据方案,可以选择全部实物补偿、全部货币补偿以及实物和货币补偿相结合。如果选择货币补偿,住宅公寓可获得1.28万元/平方米的补偿,商业物业则可获得2.38万元/平方米的补偿。

        照此推算,岗厦原住民中亿万家族可能有20多个,而个人资产过亿的便有可能达到10人左右。

        作为岗厦改造项目的开发商,金地大百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吴贵峰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坦言:“岗厦城中村旧改,确实催生了一批千万富翁以及若干位亿万富翁。”

拆迁前抢着“种房子”

        张彩霞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家的房子可以拿到上千万元的赔偿,但张彩霞还没有签约。她似乎有些不甘心:“我不着急,我等他们(她指了指旁边的几栋楼房)回来一起签。”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与张彩霞一样没签约的住户大约还有40多户。从今年4月起岗厦河园片区拆迁启动,少数房东仍然坚持不走,坚守在这片曾经繁荣而今却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低价放租。

        在岗厦村拆迁现场,一位安保人员告诉记者,“尽管拆迁已经进行了大半,但有的人不肯搬走,里面还住着人,无法动工,牵连到其他相邻楼房的拆迁也无法进行,虽然已经停工几个月了,但那些人根本就不着急。”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更让人咋舌的情况:这些将被推倒的房屋,其中有许多都是抢建而来,当时有媒体称岗厦的抢建为“种房子”。

        张彩霞回忆,“反正那些年隔段时间就有人建房子。大概在六、七年前,最早说要拆迁的时候大家都要建,一个村子经常是几十家都在建。”

        记者多方了解到,岗厦村的抢建潮在历史上出现多次。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住房需求出现短缺,当地原住民显然看到了房屋出租前景,开始了第一次建设高潮。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及后来的2001~2002年,抢建潮再次兴起。1999年深圳《关于坚决查处违法建筑的决定》和2001年限制房屋违建的“两规”相继颁布,但这不仅没有对小产权房的违建抢建起到遏制作用,反而激发了深圳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两次抢建潮。

        时至今日,面对公众对“抢建风”的质疑,在记者近日采访深圳政府的相关部门时,相关部门均以话题太过敏感为由而婉言谢绝。

        据2007年深圳市国土局所作的住宅调查显示,深圳有“城中村”农民房或其他私人自建房超过35万栋,总建筑面积约1.2亿平方米,占全市住房总量的49%。但不少专家认为,这个数据“相当保守”。

        在拆迁前的岗厦村房屋中,究竟有多少是抢建而来,有多少是违章建筑?恐怕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当年那些抢建的楼房,后来大多数仍然拿到了产权,如今无一例外都获得了高额的补偿。

(每经实习记者王磊对此文亦有贡献)

专家视点

“城中村”改造之困

        一直以来,“城中村”改造都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表示,这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还时常涉及纠纷,导致拆迁异常艰难,这也是开发商鲜少介入旧城改造的原因。“补偿期望值过高和恶意抢建,已成改造工作的最大障碍。”

        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谈到,城中村改造是当今许多城市都面临的重大难题。据分析,困扰城中村改造的,首先是产权困境,大量违法违规建筑存在;其次是规划和补偿困境。

        而在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教授看来,旧城改造所面临的问题两个字可以概括,那便是“利益”。

        宋丁说,城中村是一个特殊现象,是深圳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历史产物。当年深圳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占用了农村的土地,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工人进入深圳,而政府的居住用房建设却比较滞后。那些大量涌入又没有住房的外来人员,一个比较合适也较为无奈的选择便是租房。“一方面是外来人员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是原住居民在失地之后的收入和安抚问题。‘城中村’一举两得,同时解决了工人无房和农民无地的尴尬。”

        对于当时的违建抢建,宋丁认为应该给予客观的历史尊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期,城中村确实存在大量违建楼房,不过,最初并不是冲着改造补偿而去的。

        宋丁对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显得忧心忡忡:“类似于岗厦这样巨额补偿的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后果将十分严重。”

        “政府和开发商付出的补偿很高,最终开发商会用更高昂的价格来把高成本涵盖。每一个城中村改造意味着整个城市整体运营成本的非常规上升。居民的消费水平跟不上城市运营成本的上升,导致整个城市运营的断层。”

        宋丁还强调,“当初的蔡屋围高额补偿给岗厦村民带来了极大震撼,也给今日的拆迁难打下伏笔。对于深圳其他正在等着改造的上百个城中村来说,今日的岗厦或许将是又一个震撼。政府应该加强执法力度,不能一再‘弱势’下去。深圳的城中村,保守估计还要20年以上才能解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