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听潘石屹讲房企“质量门”的故事
时间:2012-04-04 21:57:24  来源:红网  作者:知风 

  某房地产董事长潘石屹4月2日在受访时表示,调控政策应该尽快向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转变。针对当前一些房企爆出“质量门”问题,潘石屹认为这表面的质量问题背后,是房价下降导致的后果。(4月3日人民网)

  对于调控政策之下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潘石屹指出的“尽快向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转变”,无疑是客观真实的。但对于近来频爆的房企“质量门”事件,潘董究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认为“是因为房价没有涨,甚至真正的房价在大幅度跌的情况下,这种质量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听上去至少是会让人误解的。

  如果没有听完潘石屹关于“质量门”的故事,最容易产生的误解就是:由于房价下跌了,房产商的利润薄了,于是就偷工减料。因此发生了类似“万科质量门”,或称“万科纸装修”等房企“质量门”。其实潘董不是这个意思。潘董认为:“如果房子不降价,去年买的房子是100万,今年这个房子值200万,地板上裂一点,反正赚了一百万。可是去年买的房子是100万,今年变成50万了,买主已经亏了50万,再看地板也是裂的,墙也是裂的,就会给开发商施加压力。”

  这才是潘石屹关于房企“质量门”这个“故事”的出彩点。原来,所谓的“质量门”并非房企偶尔的偷工减料,而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因为房产成了奇货可居的香饽饽,“去年买的房子是100万,今年这个房子值200万”,犹如带有瑕疵的钻石,也比完美无缺的有机玻璃值钱的多,谁会去计较地板开裂,墙体也开裂?说难听一点,如果谁要因此维权,估计房产商很乐意原价退货。这就奠定了潘石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当然,脱离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畸形现实背景,潘石屹的“故事”还是有点荒谬的。房子的价格和基本的质量保证不是一回事。价格或许体现在房子的档次上,但基本的质量保证是产品的起码要求,怎么能让房产的升值冲抵质量的缺陷?但是,如果不把房子当做房子,将其视为一块资产炒作的筹码,谁还会去在意这块筹码有什么残缺或破损?就像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在紧锣密鼓之下,都在接了上家传下家,至于那朵花是不是已经干瘪了,没人来得及细看。

  房地产调控政策让这次“击鼓传花”的鼓点戛然而止。花在谁的手里,此时的感觉就不是“香饽饽”,而是烫手的“山芋”了。于是发现这个本来不愁下家的“游戏道具”,叶也黄了,花也谢了。潘董,是不是这个意思?

  笔者当然明白,那些遇到“质量门”的业主并非都是“传花手”,哪怕“去年买的房子是100万,今年这个房子值200万”,发现质量问题还是要维权的。对自住的购房者来说,哪怕房产升值的价值足以冲抵维修的费用,但这仅仅是升值,而不是实际交易的利润,升值或贬值都只是一种“感觉”。只有那些把房产当做炒作筹码的人,进进出出都是真金白银。那么,潘董用房产的升值或贬值来化解“质量门”,至少反映了房地产商对房子基本属性的认定,也可以说是他们对房地产开发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说起来作为商人,抓住这样的市场契机没错,企业的运作本来就是资本博弈。既然市场需要的是用来炒作的筹码,而所谓的“刚需”又不具备推高房价的能力,要实现房地产的暴利,就要靠这些“传花手”推波助澜。因此,潘董的说法是很有根据的。这个房地产市场本身就已经畸形了,当“炒房”成为热词时,“击鼓传花”的游戏就紧锣密鼓了。而当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鼓停花止,才发现花有点谢了,叶有点黄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从潘董这个“故事”的寓意中,按照目前的房价和这堆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实际价值,就算门是实木的,地板和墙也永远不开裂,您就买到了货真价实的商品了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