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7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美丽三亚 浪漫天涯
时间:2009-09-28 11:42:21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李涛 

城市名片


【城市名称】三亚


【城市位置】三亚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处于西太平洋环带上,位于东南亚中心,是中国同东南亚各国交往最捷的大门,也是与西南亚、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南临南海。


【城市人口】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为5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为27.29万人,乡村人口约为27.29万人。三亚聚居了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7%,其中以黎族人口居多,约21.17万人,苗族人口约3617人,回族人口约8273人。


【城市面积】全市面积为1915.21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


【城市荣誉】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 区;中国最大最佳潜水基地;“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等。


【区位优势】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三亚向东经菲律宾 至西太平洋,向南经澳大利亚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广州出发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国真正的南大门。三亚还是保护南海诸岛的后方基地,其战略位置在国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资源优势】三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南省风景名胜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三亚西部海域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资源,现已探明的崖13-1气田,储量达1077亿立方米。陆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有水晶、花岗岩、大理石、钛金矿等30多种。


底蕴深厚的人文城市


“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14年)开拓越地,设置南方三郡,崖城是三郡之一——象郡的外境。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儋耳、珠崖二郡,崖城属于珠崖郡。隋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置临振郡,领县之一宁远县(以宁远河而名),郡治和县治均设在崖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临振郡为振州,治宁远县,崖城即是振州和宁远县治所。宋代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改振州为崖州,此崖城故称崖州城。熙宁六年(公元107年)降为珠崖军,七年改为吉阳军,州治、军治均在崖城。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后省吉阳县,为琼州路属下的宁远县。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复改为崖州,崖城为州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升格为直隶州,州治在崖城,成为我国最南的地级州郡。因为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三亚加强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盘活文化存量、做大文化增量,以开放包容的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让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定位相适应。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三亚的文化产业,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2003年12月,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第一次进入中国,并在三亚成功举办。使得南中国海边上的这座美丽城市,顿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后又连续举办了三届比赛。继世姐赛后,三亚又连续举办了2006年大众汽车大师赛;2007年、2008年TCL高尔夫精英赛吸引了众多企业界、商界的高尔夫爱好者赶赴现场,上百名来自中国、亚洲和欧洲巡回赛组织的职业高尔夫球员参加了比赛;2007年的国际沙滩音乐节是由美国、以色列等国的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一起为中外游客带来的别具一格的音乐盛宴,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对三亚的关注。这些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不仅把三亚得天独厚的海滨和气候推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宣传效益,使三亚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天堂,也为三亚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2008年第25届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是三亚市美丽经济转型的一个新起点,美丽赛事从单纯的选美比赛转向具有产业经济品牌标向的时尚品牌选秀比赛,在全球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推广,也使三亚再次为世界瞩目。2009年,第26届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总决赛仍落户三亚。2008年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为我市文化赛事活动引进了新的品种门类,幽默艺术戏曲类文化活动开始成为三亚大型文化赛事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这些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让三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三亚。


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一批文化品牌。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规范管理”的模式,坚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亮点突出”的原则,市政府每年安排4000—5000万元,支持举办大型文化旅游活动。


三亚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空气质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这又催生了三亚作为“创新创意宝地”的构想。目前三亚正在推进创意新城项目建设,鼓励和吸引高科技企业和高级专业人才到三亚建立总部基地、研发基地、创意基地和创作基地。

文化发展,经济提速。“健康”、“时尚”、“美丽”的城市文化品牌,吸引了游客,聚集了人气,不仅促进了三亚旅游产业的转型增效,也大大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三亚已开工建设的文化产业项目16个,包括南山创意新城、动漫产业基地等,涉及旅游演艺、影视拍摄、动漫设计、民族历史文化等七大类文化业态。


科学发展的示范城市


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这也正式拉开了三亚城市化进程的大幕。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三亚在发展初期也坚持走“无工不富”之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从一个偏僻的渔村发展到如今的热带滨海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也曾经给三亚带来了加速度效应。


但是,进入21世纪,这种经济模式并没有给三亚带来突飞猛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还徘徊不前。徘徊,使三亚决策者冷静审视自身,他们清醒地看到,虽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但资源、能源的消耗强度也越来越高,经济增长造成的复合型环境污染难以修复。


三亚市原市长陆志远说,尽管大家公认“无工不富”,可三亚根本就没有工业发展的资本和基础。如果把发展思路局限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上,也许会为城市带来短期效益,但效益的背后,却是以牺牲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


很快,以欧洲经验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模式进入了三亚的眼球,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筹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可持续的优美生态环境,建设文明和谐的生态文化,发展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径成为三亚的最终抉择。


做好热带滨海城市的功能定位成了三亚的头等大事。三亚响亮地提出旅游立市,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大力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始终围绕着保护环境、有利环境、改善环境而进行,生态旅游、旅游地产、生态观光农业、绿色海洋产业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三亚逐渐兴旺,成为三亚经济的主要支柱。


“环境就是效益”,三亚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最大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都始终围绕着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而进行,一切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都要被消除。


辉煌了31年的海南华盛天涯水泥厂是一家每年能为三亚交纳近2000万元税收的工业企业大户。但它也是三亚空气质量的“头号杀手”。三亚市政府果断决定:拆除水泥厂。2007年,声声爆破,以水泥厂为代表的众多污染源,倒在了三亚生态经济发展的大道上。另一方面,为了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全市上下根深蒂固,三亚市政府还提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严格遵循不上污染环境项目、不上破坏资源项目、不搞低水平无序开发的“三不原则”,决不做一件有损三亚环境的事。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三亚没有被短期利益所诱惑,事实证明它所选择的道路是对的。环境的变化吸引来了大量的第三产业投资,跨国公司和管理集团纷至沓来,三亚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把自己打造成了投资者青睐的热土。


如今,保护生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逐渐在三亚人心中植下了根。近十年来,三亚共投资数十亿元,开发出亚龙湾、南山、天涯海角、大小洞天、鹿回头、大东海、蜈支洲岛等名牌景区,并吸纳了当地80%以上居民就业。


欲与国际滨海旅游试比高的旅游城市


三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南省风景名胜最多、最密集的地方,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在大东海旅游区,海水清澈,珊瑚礁千姿百态,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你可以穿上潜水服潜到海底去感受大海的美妙和神秘,体验海底的五彩斑斓!在南山大小洞天,你可以沐浴“寿比南山”的祝福。在西岛,你可以欣赏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渔村文化,蔚蓝的大海,波涛滚滚,把心交给海涛,体验海风浪尖的亢奋,让身体无时无刻的感受阳光、沙滩、海风、海水的爱抚!在天涯海角游览区,你可以为你的爱情许下海誓山盟,让海畔的巨石见证你们地老天荒的浪漫爱情。


尤为难得的是,三亚不仅具备现代国际旅游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而且还拥有河流、港口、温泉、岩洞、田园、热带动植物、民族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堪称一绝。


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三亚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三亚接待国内旅游者553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51.15万人次。全年旅游收入91.05亿元。如今,三亚亚龙湾景区拥有11家五星级酒店,是全国高星级酒店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希尔顿、凯宾斯基、丽思卡尔顿、万豪等一批国际知名饭店管理集团的入驻,使三亚成为跨国公司和管理集团的小“联合国”。


为了进一步发挥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把三亚建设成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热带滨海度假休闲目的地。日前,三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修编)》,明确了三亚旅游产业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战略。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方面,为对接国际旅游岛建设,三亚将率先启动“国际旅游自由港”建设,一程多站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深度实施,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先锋和中国旅游创新先行先试的典范。


在海洋旅游发展方面,三亚将以“世界海洋休闲博览会”为引导,稳步推进国际邮轮客运中心、东南亚游艇休闲与会展阵地两大旅游阵地建设,重点打造奥运会水上运动冬训基地、专项体育运动基地、潜水体验基地、海钓休闲基地等四大海洋休闲旅游基地。


在海岸旅游发展方面,三亚将以“一港两岸——国际邮轮停泊港、椰树海岸、凤凰海岸”为龙头,实现景区组团发展,形成全景三亚。
在内部腹地旅游发展方面,将以推进“城乡统筹,旅农结合”发展战略为契机,打造乡村、山地、雨林、农场等旅游新亮点,逐步实现滨海与腹地的均衡发展。


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三亚将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全面提升”为战略指导,实施文化和城市品质提升战略,以落笔洞、崖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文化景区和田独动漫产业城、南山创意新城等高新科技产业为依托,快速实现三亚从“旅游文化”向“文化旅游”发展。


同时,三亚将全面提升城市旅游服务系统,打造旅游综合服务系统、无障碍度假服务系统,全面对接国际化服务标准;在人才引进和管理方面,将以人才聚集和体制创新为核心,全面提升三亚的旅游管理与运营能力,增强三亚的旅游竞争力。


南中国海地区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心城市


2008年,三亚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领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初步核算,2008年三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572元,增长14.6%。


为充分利用海南经济特区的特殊优势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三亚按照点线面逐步推进,文化旅游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科学规划了三亚市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实力三亚、活力三亚、美丽三亚、和谐三亚、文化三亚”等“五个三亚”建设目标。根据修编的三亚市总体规划,三亚市总体布局结构为带状城镇群布局,市区总体布局为“两轴五个功能区”。


滨海轴:指三亚湾的滨海地区,由三亚河口旅游码头、中部的城市滨海中心区和海坡度假中心3个部分组成。中心轴,是指从滨海中心区沿月川路向北延伸形成城市行政办公居住区。月川路是中心轴骨架,两旁将建设全市重要旅游服务设施、金融、商业、文化娱乐和居住区。


五个功能区:荔枝沟区:以一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和配套的生活区建设为主。田独、红沙区:环绕榆林湾建设的滨海居住区、旅游度假区,并成为三亚东部进入市区的交通枢纽。羊栏区:航空港、羊栏民俗和海坡度假村。鹿回头、大东海区:主要为滨海旅游度假区。 河东、河西区:这是三亚城市中心城区。以全市性行政办公、金融、商业、重要的旅游服务和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为主。 


为进一步增强城市实力,打造实力三亚,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三亚正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构建新的特色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全展,促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为继续保持全国一流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彰显“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独特魅力,三亚力争今后几年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2%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3‰以内;到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7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为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力争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1600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5500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让三亚人民安居乐业。


三亚,这座美丽而浪漫的热带滨海城市,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