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葛红兵:挖掘都市时代之美
时间:2012-03-02 09:51:38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观点

  我们有足够的力量观察乡村,却还没有足够的视野理解都市。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需要寻找到这个时代中都市的多向度之美

  现在,许多人应该都有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提到一个地名,首先想到的是那里的山水,然后才想到城市。比如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桂林”,搜索出来的图片首先是桂林的山山水水,而作为城市的桂林往往要在十几页之后才会出现。在大多数的艺术家心目中,山水而非城市,才是桂林最自然的意境象征。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的古人在山水中找到了那个时代的美,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呢?为何画家、艺术家却不愿去表现都市之美。或者说,我们没有形成力量,挖掘这个时代的都市之美。

  在文学中也一样,关于中国的都市书写一直面临着诸多难处。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显性文化、主导文化。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叙事中,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被建构和表述为匮乏、糜烂、退化的汇集地。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沈从文,在他的笔下,湘西乡土世界的强力、野蛮成了歌咏的主题,都市生活在这种“强力”和“野蛮”的关照下,变得萎靡、堕落。

  纵观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都市叙事,我们少有看到对都市持肯定态度的正面描述。作家对于都市的感受是矛盾的,都市的繁华让我们着迷,但是都市的重商、物质、快变、骚动又让我们无所适从。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纪之交的中国都市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急速变型,一批新生代作家开始正面描述都市生活,但大多数的作家由于并不能真正融入急剧变革的都市生活,大多成为都市巨变的旁观者和多余人,因此他们对都市生活的观察也有保留。

  而且,越来越多的作家向乡村叙事转型,并获得重大突破。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以都市为背景的小说比例并不大。一些作家虽然以都市叙事出场,最后却在乡土叙事中获得成功。这说明,在一个农业文明传统极其深厚的国度,我们有足够的力量观察乡村,却还没有足够的视野理解都市。

  当下的都市叙事之所以不成功,根底是在我们的文化视野,我们不能观察到都市生活的丰富性,而将都市单向度化了:城市在文学家的笔下成了欲望的象征,都市中的文化边缘人被当成了都市主角。还有都市化书写的幼稚化、伪浪漫化,这主要表现在一些青春小说中,“70后”、“80后”作家把都市奇幻化、动漫化,都市变成了青春炫情的浪漫舞台。

  过去30余年的全球化进程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在这种急剧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需要寻找到这个时代中都市的多向度之美。否则,我们仅仅是做了一个复古主义者,一个哀叹生活今不如昔的人。

  (人民日报记者 杨雪梅整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