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布置像会所服务有社工 \"时尚托老所“老人抢着来
时间:2012-02-17 00:26:13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邵宁 
  灰色的砖墙、拱形的牌楼、暗红的门框,一条“石库门弄堂”里赫然可见“承德坊”三个大字。客堂间、八仙桌、青花茶具,可以在此喝茶、聊天、看书、打牌、上网……这是一家怀旧的茶坊?还是一家老上海风情的会所?都不是。这是杨浦区延吉街道第二老人日间服务中心,堪称沪上“最时尚的托老所”。
  每天,有数十名老人来此活动,还有的子女每天开车送老人来这里。因为名额有限,有很多老人排队等着“入托”。
  “入托”后生活很有趣
  81岁的忻月娥独居已多年。她平时自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烧一次菜要吃一个星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感到力不从心。儿子女儿接她去住,她又不习惯。66岁的张阿姨是位退休的工程师,和儿子一家同住在欧洲豪庭小区,白天儿子媳妇上班,老伴去图书馆,她感到寂寞,心里空荡荡的……
  去年,忻阿婆和张阿姨先后来到这里“入托”。生活一下子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天早上,她们步行10-15分钟来到这里,先量血压,然后大家一起做操、唱歌、做游戏。10时半休息,张阿姨去网吧浏览新闻、看照片,打会儿“愤怒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午11时开饭。吃完午饭,大家在躺椅上午睡一会儿。醒来后吃点心,然后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做手工、下棋、看书,各得其所。楼上多功能厅还经常放电影,最近还放了《金陵十三钗》。这样,很快就到了下午4时的回家时间。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总共200多平方米,分为博览苑、棋苑、牌乐坊、网吧、年华影院等不同的功能区。午餐是隔壁敬老院食堂提供的,昨天是虾仁炒蛋、香菇肉丝和青菜,老人都说味道好。
  中学生教老人打“僵尸”
  托老所的管理由知行社工师事务所负责,社工金慧华是个小伙子,和老人相处却非常有耐心,他和两位志愿者想出种种有趣的活动,吸引老人动手、动脑,甚至还给老人排演小品。金慧华说:“我们的目的是让老人延缓衰老,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托老所还常常有中学生来和老人聊天。张阿姨说,“植物大战僵尸”就是延吉初中的学生教她玩的。这样一个场所,“托费”却是平民价——每月仅200元,包括午餐。“阿拉的‘幸福指数’一下子提高了!”忻月娥说。
  张阿姨还告诉记者,现在小朋友上学有爸妈轿车接送,这里88岁的戴春兰老人,也有这样的待遇,儿子和女婿每天轮流开车送她来这里。
  “社区托老”成新方向
  延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佳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老人日间服务中心在延吉社区已办了3个。由于登记等待“入托”的老人众多,最近考虑将第二托老所改建一下,完善洗手间等设施,今后可接纳更多的老人。
  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上海,“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也有些老人像张阿姨那样,虽然和子女同住,但同样有融入社会的需求。对于这样的老人,养老院不一定适合,而“社区托老”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离家不远的场所,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能找到伙伴,丰富多彩的活动可满足心理、精神的需求。而社会组织的加入也使为老服务如虎添翼。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