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警惕贫困之上再添“病”
时间:2012-02-08 10:20:19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金海燕 
  近日报载,中国目前的高污染企业很多承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污染大转移”,而如今在国内,也正在经历着相似的过程。从国内治污力度看,越是贫困的地区,监管越松。而哪里监管松,高污染企业就往哪里钻。

   欠发达地区因为脱贫心切,加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具有滞后性,只有经过长期的损害,才能显现环境污染的后果,因此,百姓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较其他 地方为高,而有些地方的领导者受“唯GDP至上”畸形政绩观的驱使,对污染企业进入欠发达地区,也有意无意加以纵容。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1月9日 报道,在内蒙古托克托“污水湖”污染事件中,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企业”的石药集团把污水排放到23公里以外的“污水湖”里,令人不可思议的 是,23公里的管道和祸害周围百姓的“污水湖”竟是政府给污染企业“专门量身定做”的。

  欠发达地区的百姓对污染的容忍度高一些,或者 因为脱贫心切,或者出于对环境污染之害缺乏切身的体验,可以理解。然而,作为当地政府的领导,如果让百姓在贫困之外,再给他们添上一个“病”字,不仅负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恐怕在良心上也有问题!然而,如今偏偏一些地方的领导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丢掉了起码的良心,把引进污染企业来做大GDP当作自己的政绩 追求。因此,在污染企业迁往欠发达地区的趋势中,我们不仅要强化对污染企业的法治化管理,加大处罚力度,更要对地方领导强化责任追究。地方领导一把手对环 境污染承担第一责任,不能只停留在嘴上。

  欠发达地区不仅百姓相对贫困,医疗条件较差,而且生态环境脆弱,经不起“先污染、后治理”的折腾,因此,污染企业不能轻易往这些地区迁移,当地领导更要把住引进企业的环保门槛,让百姓既能脱“贫”,又不添“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