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王波:故乡在长吁短叹中与我们道别
时间:2012-02-01 09:50: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春节期间,经常看到一句话——有亲人的地方便有家。可是,有家的地方不一定有故乡。    

  至少父亲明白这个道理。从我大学毕业那年春节起,无论过年见或不见,父亲年前跟我的谈话,总会与老家那个村子有关——谁死了,谁还活着;谁家搬进了城,谁家的老房子倒了;他遇见了从城里回去上坟的谁……

  父亲知道,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内心深处,我们离那个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村子越来越远了。只有那些我们共同熟知的旧人、旧物和旧事,可以像风筝线一样,把我这颗四处游荡的心拴住。

  2012年春节前,父亲捎来的信息是,对门的牛爹在镇上买了房子,他们一家搬到了镇上住;我们家那座墙上用白石灰写着“为普及大寨县而努力奋斗”的老房子,虽岌岌可危多年,还是挺过了2011年;倒是邻居和邻居的邻居那两座黑瓦土房倒掉了。

  父亲说这些时,不紧不慢。而我还记得,那两座房子墙上的“提高警惕”和“保卫祖国”8个石灰字,一年比一年斑驳。它们的主人,先后在20多年前搬进了城。

  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最后一次在村里过年。村里人用龙须草扎了一个狮灯,那也是村里最后一次舞狮。那年春节后不久,3条大船分别载着3户人家的大小家什,泊在了县城码头。

  他们成了与我的故乡说再见的第一批人。与他们同期进城的一个女人,留下的一句话至今经常被村里人提及:“宁愿在城里给人倒尿盆,也不想在这山沟里刨土疙瘩。”

  离开农村,告别贫穷和饥饿,成为他们告别故乡的动力,也成为父辈对我们从小的教育。那时的告别,更像是一种荣耀。为了活得“有出息”,我们大都进了城。在那个女人一家进城之后的近30年里,约有20户人家以不同的方式告别了村子。

  剩下近10户人家、约20个老弱病残的乡邻,安静地守着沉寂的村子。与此同时,我也屡屡从媒体上得知,不只我的故乡如此萧索。类似的故事,正在中国的不少农村上演,类似的情感,也正在不少人的心中纠缠。甚至有人痛心疾首——“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此时,我便庆幸我们村里还有瘸子爷。每年除夕上午,年逾70的他一瘸一拐地爬上走下,给已经搬进城的邻居贴春联,这大红的春联会提醒人们,眼前这荒草掩路的门庭里,曾有人烟。

  老人常常失落的是,这些年过年时的鞭炮声,远不及年前几天。因为老邻居们大都会在年前从城里开车回来上坟。

  父亲得知的那些消息,也大都是他年前回老家上坟时,随耳听来的。

  最初几年,他会告诉我谁家盖了新房子,后来,变成谁家的老房子倒掉了。这些消息真正打动我,是在2006年。

  那年春节,我在村里闲逛,走到了一片麦地前。午后的阳光洒在残雪之上,青里泛黄的麦苗是这湿润的土地上唯一可见的鲜活生命。而一年前,这里还立 着三小间土坯房,时光再倒流5年,房里还住着远房堂哥一家人。在过完那个春节之后,他去挖煤,从此与故乡再见,与乡邻永别。他的女人带着儿女改嫁,留下一 座空空的房子,被荒草掩没。

  我不曾料到,岁月会以一种如此无情的方式,粗暴地荒芜掉我们所熟悉的一切。仅仅几年时间,一家人的生死已经与现实无关,与眼前的村子无关。阳光、残雪和麦苗,已经足以抹去这里曾经存在过的一切。

  那个曾经热闹过的村子,如今安静得让人窒息。荒芜和倒塌的,不仅是一些老房子,还有童年时撒欢回家的小路,还有那些埋着故人的坟头。可不管怎样颓败,老屋和祖坟始终是牵着人们的一根线。只有坟前一年一度的青烟和鞭炮声,能够集体唤醒人们有关故乡的记忆。

  这些年,常常看到有人为自己的故乡在城市化进程中灰飞烟灭而痛心不已。我的故乡,则是在岁月流转中烟消云散。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故乡正在长吁短叹中与我们道别。

  当我从日新月异的城市回到村子,可以看到时间如何凝固以及它留下的印记。我知道,随着老人们的故去和我们的离去,故乡正在时间面前节节败退,她的萧瑟甚至消亡都会是必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将那个由往事和细节构筑的故乡长存心间,供余生和后辈取暖。

  在日渐凋敝的故乡面前,我们不过是一个个游荡在空中的风筝,与故乡有关的共同记忆,是牵着风筝的那根线。父亲每年春节前唠叨的那些事,或许是下意识地想抓住那根线——这根线不断,只要我们愿意,终归能与故乡再见;若这根线断了,故乡便可能再也不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