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甘肃全省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1%
时间:2012-01-09 10:38:14  来源:中国甘肃网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我省城镇化进程也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然而,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昨日,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向政协甘肃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建议》,建议从体制、资金、监管等5方面为我省城镇化发展“支招”。

  ■现状:

  全省人口城镇化率仅35.1%

  建议认为,体制机制障碍严重制约城镇化发展。国家和省上赋予小城镇的经济管理权限一直没有落到实处,加之小城镇机构设置不够规范,管理服务不够到位,在管理中存在缺位现象;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无社区机构;公共服务功能不强,保障力度不够。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强,重建轻管的现象比较突出。

  同时,建设资金缺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聚集作用和辐射带动力不强。规划不够超前,建设资金不足,小城镇基础设施滞后,加之投资渠道有限,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投资总量不足,制约了城镇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影响了产业和人才聚集,致使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偏小,发展缓慢。到2010年全省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1%,与全国平均人口城镇化率47.5%相比落后了12.4个百分点,在全国和西部地区均处于落后地位。

  加之,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畅。城镇基础设施仍然是政府垄断经营、财政投资为主的格局,没有建立起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的、主要的、稳定的、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市场化融资、特许经营等进展较慢。债券、股票融资比重偏小,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投入仍超过一半以上。建设资金依赖土地出让收益没有改变,导致了城镇化过程中短期行为特别突出。

  ■建言:

  财税体制改革助推新型城镇化

  建议为我省城镇化发展“支招”,提出应理顺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城镇综合运行效率。建设与管理并重,全面提高城镇土地、市容市貌、风景名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等管理水平。健全城镇应急预警管理机制,加强城镇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手段,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各地实际制定户籍管理制度,及时推进户籍制度的创新,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发展。

  建议着重提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明晰权责,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财政体制保障。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平衡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财力差距。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机制,实行有奖有罚的财税政策,鼓励城市空间资源和耕地的合理利用,使财税政策实现城镇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立城镇化发展稳定资金投入机制。考虑城镇化建设债券的发展,一方面通过缓解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压力,把地方政府的短期化行为,逐步引导到从长远、从几十年的角度来推进城镇化,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土地财政带来的土地浪费问题、高房价等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