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民日报 :城镇化,目光远些,再远些
时间:2012-01-04 10:57:4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文波 温素威 
  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要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加快推进更要提升质量

  如果农民进城失地又失业,就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说。“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但到一定阶段,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需求上不去,会反过来拖工业化后腿。我们还是要积极推进城镇化。”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健林委员说,我国“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46.6%,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不过,前30年比较注重数量和空间布局,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质量。王健林认为主要存在三个问题:规划落后;配套设施比如文化、体育、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只注重修道路、建房子;还没有解决在城市里常住的一些人,比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十二五”期间不仅要提高城镇化率,更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使城镇化的进程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原来城镇化主要依赖工业化,现在要结合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如果农民进城以后既失地又失业,那么就是一个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很多农民工在大城市打工,他们最后都回到县城去买房子”,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成贵说,我们要适应这个趋势,加大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民,就地城镇化。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不能只搞集中型的大城市化,也不能只实行分散型的小城镇化,只能选择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

  “城镇化是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结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说,要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节奏,防止一哄而起、遍地开花。要因地制宜,择优扶强,着力培育各区域内有优势、有前景的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时应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城镇化首先是由农民转为市民的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指出,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并行不悖。城镇化并不意味着消灭农村、农民、农业,城镇化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欧美日70%正好,而一些拉美国家80%甚至接近90%的城镇化率却容易产生城市贫民窟和不稳定因素。

  “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代表委员长时间的掌声。陈锡文说,要改变重城市轻乡村的发展战略,城乡统筹,不但要重视城市居民,也要重视农民工,不但要重视进城的农民工,也要重视留在农村的农民。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吕梁市委书记杜善学说,城镇化建设要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村工业化、释放转移农村劳动力、扩大农村消费来促进城镇化。目前,吕梁农业现代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速度,“十二五”要实现吕梁城镇化加速推进,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经营。

  “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尊重他们的意愿,是推进城乡统筹的关键,也是中国现代转型的关键。”陈锡文强调。

  近来,在我国一些省份,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撤村并居、让农民“上楼”集中居住的潮流。支持者认为,分散的农居,造成公共服务成本高,投资建设效率低。可以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衔接起来。

  然而,“扛着锄头上楼道,弯都转不过来”这样的尴尬也让农民们很不适应,生活方式变了,生产方式没变,出现很多问题。

  “农民进城或者是留乡应该是自愿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说,在农村的农民是愿意上楼,还是愿意住自己的平房,也应尊重农民意愿。如果过分强制推动,往往好心办坏事。

  蔡继明认为,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进程中,必须防止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现象蔓延。要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

  让生活更美好

  进城打工,回乡养老。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转而不移”

  “要使城镇化的成果惠及农民工,使他们真正成为市民。”王健林建议。目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除了户籍等制度因素,以居住成本为主的生活成本高也是重要障碍。许多人进城打工,回乡养老,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转而不移”。在城市,多半进城务工人员住在工棚和合租房里,夫妻分居两地,子女在家留守。

  “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保障是政府应尽的责任,也是一项壮举,其意义巨大,不亚于免除农业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认为,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将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

  李庆云说,要促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水平、职业技能、创新能力、文明素质、身心品质是城镇化的内涵标准。政府应该为农民工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美好生活不是无节制的欲望扩张,蔡继明提醒说:“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有很多土地被占了,而占补平衡当中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很多粮田被占了,盖上楼房了,但是补充的土地产量很低。”他认为,城镇化应当改变“摊大饼”式的扩张模式,加快城镇化发展要和保护耕地资源紧密结合,严格划定城镇增长边界,走集约发展的道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