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空气质量要如何平均才比美国好?
时间:2011-11-02 09:15:49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散人 

    有个国家级机密,一般人我是不告诉他的。如果您觉得某些事情实在不好的话,有两种技巧可供应用。一个是平均下来之后,每个人所得太少的话,咱就直接说总数,数字太大就能把别人震晕了;一个是平均下来每个人所得太多的话,咱就说平均数,因为咱这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什么东西一平均就没了。

    原来这手艺一般用在G D P之类的数字上,如果阐述成就的时候您读到的数字就是一个整体的数字,用以论述多年来的进步,要是说起有些社会保障没弄好的时候,您就会读到平均数,用以证明其实我们还没有那么富裕,不能谁都有足够的社会福利。

    这个手艺最近应用的范围看来不只是经济领域,环保领域应用也越发多起来。事情是这样的:最近这几天北京每天都有“雾”,这些雾挺奇怪的,其中没有水的痕迹,只是沉甸甸地遍布北京城区的街头巷尾。有一天晚上开车回家,居然在车灯的掩映下翻卷自如,弄得我觉得自己被瞬间转移到了某山区。与此同时,在北京繁华处安营扎寨的美国大使馆每天都公布自己设置的一个空气质量测量装置,这些有“雾”的日子里,按照美国人的标准,都是所谓“有毒害”的空气条件。当然,在北京市环保局的监测当中,没有这样一个选项,而是一组虽然说不上令人欣慰,但也说不上多触目惊心的数字。

    可惜的是,我们不能生活在环保局的统计数字里,我们还会生活在这种据说叫做“雾”的环境当中。但也不能说环保局不重视,关于这事儿环保局的官员对记者说,这是美国使馆内部使用的,与我们其实没什么关系,用的统计方式也不同。这点我倒是同意,咱这里统计的是P M10以上的空气中悬浮颗粒,人家用的是P M2 .5的标准,其中的差异确实挺显著的。

    新闻上还说,北京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不仅分布于市区繁忙街区,也分布于郊区,其公布的数据代表了全市整体水平———这让我想起一个经典段子:姚明与潘长江的身高取平均值,是否就证明潘长江先生其实不是矮子?不过这话说得政治不正确,也并没有侮辱潘长江先生的意思,希望潘先生不要介意。

    其实我想说的很简单,就是咱能不能不弄这种自欺欺人的事儿了?有个朋友在微博上爆料说,他们那里有个公园深处有棵树,周围都是喷水器洒水,因为上面有个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加上北京地面这么大,如果咱用这种方式弄个平均数据的话,您还是把西藏直接划到北京郊区算了,平均起来的空气质量比美国都好。

    人都有自欺欺人的基因,但政府不能这么做,哪怕是个天气状态都不行。除了应该守自己的本分之外,更多的原因是您无论是建空气检测站还是工作人员工资,可都是咱老百姓掏的税款。掏了钱还被您糊弄、让自己觉得生活在一个不太糟糕的环境当中,未免就从自欺欺人到了欺人太甚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