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土地腐败问题再掀波澜 取消土地双轨制效果待观察
时间:2011-10-10 13:36:12 

国土资源部近日透露,我国将逐步扩大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覆盖面。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表示,土地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是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提高土地供应和调控能力。下一步,按照资源市场配置的基本原则,缩小划拨地范围,扩大有偿使用覆盖面,最终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除军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继续划拨使用外,其他用地实行有偿使用。

这个消息一出,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

土地双轨制能取消吗?

从规范土地市场的角度,这个取消土地双轨制的消息显然是正面的。土地双轨制最明显的不公在于,有的人只能从市场中找饭吃,有的人计划和市场的好处两头全占,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计划和市场的好处两头全不占。国土部的设想其实很简单,依靠市场力量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要做到这一步,国土部首先面临的挑战其实是它自己。

招、拍、挂可谓是依靠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形象方式,但实际上,近些年来这一制度却屡遭诟病。其本质原因,在于规则的设计者其实是市场的角力一方,是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争抢者,而不是游戏的裁判者。这种身份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即便以公益的理由和面貌现身,也难以确保公益的实至名归。简单说,你能采取何种方式去规范土地出让方所获收益的去向呢?

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0.4%。增长如此迅猛,但却很难说这就是市场的价格。只要土地是计划供应,那么就只有计划的价格,而无市场的价格。

取消双轨制,“出轨问题”能解决吗?

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真的“能减少特权用地,有利于公平竞争”么?这里要厘清两个概念:第一,特权用地是不是符合政府无偿划拨的规定范围?符合规定范围的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是否用于规定的项目?如果二者都违反了规定,那就不是规制的问题,而是权力的恣意妄为;第二,纳入招拍挂轨道的土地交易市场,是不是真的具备了公平竞争机制?

通过招拍挂形式有偿出让获得土地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土地价格成了推高房价的主要因素。在住房问题上,民生的问题已日益突出,这就可以预见本来就日趋商业化的公益性单位,会借此作出更合理化的利益追求,或曰成本回收。而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民生之痛,到现在还没有消解的有效手段。这是不得不让人担心的。

欲破用地双轨制需先破特权用地

欲破用地双轨制,需先破特权用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供应双轨制的弊端已日益明显暴露出来,这种特权用地不仅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制约了土地供应和调控能力的发挥,而且还会让一些单位和部门产生优越感,给取消特权增加了难度,影响了社会公平和谐。要破除用地双轨制,不妨先从打破特权用地,严格标准,缩小范围,最大限度抑制特权用地,直至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以促进和推动社会公平和谐。

取消土地双轨制,要有时间底线,不能漫无日期,走到哪里是哪里。国土部门应该列出一个时间表,提出在多长的时间内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以什么样的措施和手段确保按期达到目标。在过渡期间,要增加划拨土地审批和使用的透明度,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让其置于阳光下操作。同时要加强督查,防范擅自改变划拨土地使用性质,使划拨土地使用不走样,不变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