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价名片”折射习惯性腐败
时间:2011-10-10 09:31:02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郭兵 
    8日,有人爆料称中石化河北分公司花13万元印制260元一盒的名片,并附上收据佐证。中石化集团回应称,网上流传的收据出自下属齐鲁公司,费用包含试印及邮寄费等。该下属公司所印名片实际价格是每盒96元。(10月9日《京华时报》)

  中石化的这个回应显然难以服众:仅靠拖出个“试印及邮寄费”做挡箭牌,就将“天价名片”从260元降到96元,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如此解释,96元/盒的印制费是“好看了些”,可你让当下本就饱受争议的物流业“情何以堪”?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远在山东的齐鲁公司,之所以千里迢迢远赴北京印制名片,仅仅是因为当事人“刚好”出差,属“顺便”印制。名片印制又不是抢险救灾,十万火急,为何就不能赶回去再印制呢?这一“顺便”,竟多出了8万元的邮寄费开支,难道不觉得心疼吗?

  还有,即便按照中石化的解释,96元的名片就不算天价了吗?目前,市场上一般的名片印制不过二三十元每盒,96元已是其数倍。况且,一下子印制500多盒,可谓数额较大,这已属于正规的“行政消耗性经费开支”,一般要实行“限额管理”,一个在京出差的同志说印就印,也太随意了吧?这笔钱花得符合标准、合乎程序吗?

  甚至再往前追溯,这批名片该不该印恐怕还是个问题:统一公司标识就一定要统一名片吗?统一名片难道不能因人而异,非要在公司下达指令的当日“统一执行”?倘若有一些人此前刚刚制作了一批名片,难道要因此“作废”?这岂不表明在“13万”之外,还有可能存在更多看不见的浪费?

  一连串的疑问背后,其实暴露出某些垄断行业潜在的习惯性腐败。500盒名片说换就换,十几万的花费“顺便”之间完成,96元的名片“合情合理”,8万元的邮寄费“脱口而出”……为何这些在公众看来难以理解乃至匪夷所思的东西,到他们嘴里却成了司空见惯顺理成章?很显然,底线的逐步下降源于日常的持续“熏陶”,正是平日松散的制度“篱笆”,纵容了大手大脚的恶劣风气,才使得铺张浪费乃至奢侈腐败成为一些人的本能和习惯。

  “天价名片”的问题很容易查清,隐藏在一些人头脑中的习惯性腐败却难以去除。而只有扎紧制度的“篱笆”,彻底铲除习惯性腐败赖以生存的土壤,才能根治这一领域的痼疾。否则,从天价吊灯、天价酒到天价名片,按下葫芦浮起瓢,类似乱象必然是生生不息,上演不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