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们需要怎样的新城
时间:2011-09-09 11:40:19  来源:解放日报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项目签约,其公办高中、民办初中及国际课程班都在青浦区淀山湖新城落户,计划从2014年起招生。去年以来,世界外国语小学及幼儿园、上海戏剧学院等先后与青浦签署合作协议,在淀山湖新城开设分校。

  名校入驻,刚搬到青浦的居民王少新很兴奋:“孩子以后就可以在青浦上学,不必跑到市区读寄宿制学校了。”在他眼里,孩子上学是件大事,教育资源的引入,让住在新城的居民感到安心。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 《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0年间,上海新增常住人口呈现向郊区扩散的趋势。松江、闵行、嘉定、青浦、奉贤 和宝山等六个区常住人口总量增幅在50%以上。而未来,根据上海市政府的计划,上海城市建设的中心将向郊区转移,将会形成与中心城区互补的新城群。郊区新 城被赋予破解“上海的两个二元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上海发展新引擎的重任。以淀山湖新城为例,新城规划的119平方公里内,未来规划达到 70万甚至更多人定居,较现在增加近一倍。

  但人的汇聚,不是简单的人流汇总,而是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醋。民 生无小事,居于其中的群众高兴、满意、幸福,是建设新城的核心要求,也是新城规划者和建设者不断探索的问题。记者访谈了淀山湖新城的规划者、建设者与居住 者,探讨作为新城发展“动力引擎”,民生保障该如何启动、加力。

  审题:不像引进超市菜场那么简单

  住在新城,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优点是空气好,环境好。”市民林先生说,他最近刚从市区搬到青浦,每天开车上下班。对久居闹市的林先生而言,新城优势是明显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上海共有21个天然淡水湖位于青浦,淀山湖、西洋淀、大淀湖等未来都将和新城融为一体,新老城区都将以“江南风光”为特色,河道密布,白墙黑瓦随处可 见。在远离城市的拥堵,享受秀美风光外,在淀山湖新城还可以感受到崧泽古文化的底蕴,如今不少艺术家、文化设计工作室都已经入驻青浦,在朱家角,可以享受 悠悠的江南历史文化、欣赏现代艺术。虹桥枢纽的辐射也对淀山湖新城有利,新城与浙江、江苏接壤,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带,随着未来的高铁、地铁、公路 等交通网的进一步完善,新城四通八达会进一步显现……

  可是,缺点也不容回避,“总归没有市区那么方便”,林先生说。若仔细问,现在的 新城,交通、购物、餐饮、休闲,哪个不方便?回答又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涉及更深层次的需求,比如,安全感的需要,“生病了怎么办?”对发展潜力的考量, “子女在哪里上学?”……新城的规划者也意识到这一点,解决“不方便”,远不仅是在新建小区附近引进超市、小菜场那么简单。“问题的关键,要让新城在各种 设施上不仅能满足入住者当下的需求,还要考虑其长远的利益与感受,才有吸引力,真正地吸引各类人才入住。”淀山湖新城开发建设负责人说,新城在民生保障上 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方能破解如今某些新城建设沦为“房地产公司楼盘集合”的困局。

  “最重要的,是让新城保持城镇功能,成为一个真正 的城市。”青浦区副区长朱明福说,比如一些郊区的新城,过去一直被视为中心城市的“附属品”,在功能定位上要求服务于中心城市,或是将郊区新城视为传统观 念上的县城,而并非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城市,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郊区新城的各项民生设施远远逊于中心城市。显然,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如超市、菜场 那样能“速成”的。从系统民生入手,布局和营造一个新城,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诸多视角。只是,这其中,是 否有“四两拨千斤”的入手点?

  破题:教育和医疗可为“切入点”

  在朱明福看来,新城民生的关键在于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如今的新城定位,要在主动服务中心城市的同时,在建设中引进、开发、利用优质的配套资源。”朱明福说。简言之,是要“诱惑老的,吸引小的”:所谓“吸 引小的”,就要引入一流的学校和教育资源,而“诱惑老的”,不止是要有青山绿水,还要有优秀的、能与市区不相上下的医疗环境。在新城建设者看来,尤其是优 质的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新城经济的发动机,比引进产业更具潜力,而这些并不是仅与大城市构建交通网就能解决的问题,更需要新城自身的优先设置。

  教育兴城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美国波士顿市围绕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城镇等,这些城镇由教育而起,其周围的安静环境,琅琅的读书声,能塑造整个城镇独特而迷人的文化氛围。

  淀山湖新城在规划之初,就注意到引进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孩子无法在此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父母就不能安心地定居下来。于是,引进名校放在了新城规划的优先位置。为了吸引优秀教师到新城工作,新城还将为骨干教师提供购房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而在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看来,复旦附中入驻青浦,必然会产生辐射效应,不仅带动青浦初中、小学的教育水平,也会在合作办学、师资整合的过程 中,提高青浦其他高中的教育水平和理念。复旦大学当代经济与社会工作室的一项研究,量化了这种辐射效应——每平方公里的实验性示范高中数量增加1所,相当 于增加了5.4公顷公园绿地面积,或者将区域与市中心的距离缩短4.6公里,或者与城市副中心的距离缩短6公里。更为重要的是,复旦附中及其他优质教育资 源的入驻,为淀山湖新城下一步引进先进技术人才、高端商务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优质的教育作为配套,就能够解除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能够留得住优 秀人才在淀山湖新城“生根发芽”,发展事业。

  新城建设者希望,以后能够看到年轻人因为孩子能在此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能有更好的医疗条件,而选择入住淀山湖新城,而不是仅仅来此工作谋生。

  化题:以民生保障促进“产城融合”

   在淀山湖新城的建设过程中,规划者和建设者发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既是新城建设和发展的灵魂,更为新城建设和开发带来强劲动力。前不久,一家著名互 联网企业与青浦签约,计划在淀山湖新城的工业园区建立亚洲最先进的云计算中心和电子商务基地,这一项目将带来约3000名技术人员,其中70%是中高级技 术人员。“很多人打算搬到青浦来,上班更方便,让我们放心的是,政府对教育、医疗等各项配套设施有很详尽的规划。”

  同时,产业对于保障民生的作用也十分重要——要营造繁荣的城市,让居民把这里当家,而不是暂时的落脚点,就必须提供多元、多层次的就业机会。

   说到底,是一个“城”和“市”的问题。城市发展往往有两种传统模式,一种是先有产业后有城市,这样的城市容易随着产业的衰落而没落;另一种城市是只有住 宅区,没有产业的支撑,人们在此处睡觉,却在别处工作、娱乐。新城要避免这两种误区,就要走第三种模式:产城一体,城市和产业互为发展互为促进,为人们提 供居住和生活的便利,这是新城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

  让产业和城市真正融为一体,民生的保障投入可以视为“粘合剂”。人们在此找到称心 如意的工作,就需要考虑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问题;而优质教育资源和新产业形成“互动”,可以打造出良好的社会实践交流平台,让学校进一步成为高素质人才的 培养基地,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库,让新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正如单一的配套设施支撑不了民生保障,单一的产业,也支撑不了淀山湖新 城。所以,淀山湖新城在规划产业布局时,既有“高级”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传统”的,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传统服务业,还有不断改造升级的传统 制造业。与中心城市产业布局相配套,又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体系。

  “城市建设不是快速消费品,过去农村里有句话:张书记开河,李书记填河。城市建设不能图一时之快,马上建市是容易的,但过个十年二十年再大拆迁?一定要研究得透一点。”朱明福说。

  记者手记

  “造城”最重要的,是关注人

   在青浦住了4年多的德国人英格尔,反复向记者表达他对上海的喜爱:“交通很方便,社区居委会对我们很关照,附近也有不少外国人居住,购物、孩子上学、交 通都很方便,和住在柏林几乎没有区别。”他去过朱家角大大小小的艺术馆和创意工作室,常常为上海郊区能有这样一处“宝地”而心生感慨:即使在德国,郊区的 生活也未必如此便利和“高雅”,因为博物馆和艺术馆总会在市中心……

  而4年前,英格尔刚入住沪青平公路沿线的上海新家时,周围还是田地,每天上班几乎都要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想不到没过几年,这里成了一个成熟的社区。

   青浦新城只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城市化,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也是有效解除阻碍中国推进现代化面临“瓶颈”约束的重大战略举 措。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误区,如城市建设不断 “摊大饼”;没有产业支撑,新城成为“空城”、“睡城”;外来居民和本地居民的融合不畅等。 如何解决或避免这些困扰,是值得每一位规划者和建设者深思的问题。

  其实,在这些年的上海郊区新城建设的实践中,战略或者说目标已经相 当清晰,那就是:城市要以人为本。人的利益、人的感受,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城成败的生命线。从人的需求出发,新城就不能只建看得见的房子、道 路,而不建看不见的便利、保障等。在具体实践方面,尤其要关注百姓最急切的教育、医疗和公共设施建设等问题。抓住民生,就抓住了新城建设的根本,如何“留 住人”的各类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