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实现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战略选择
时间:2011-06-07 10:59:24  来源:农民日报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实现连续7年增产,基本农产品的供应出现重要转机。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粮食生产仍然处于产不足需的状态,绝不能因为近年的粮食增产而放松警惕。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我们认为,要确保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必须立足国情,立足长远,主动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考虑。

自求平衡战略:谷物必须走自求平衡道路在现有土地产出能力满足农产品自我供需平衡难度不断加大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对哪些农产品必须立足国内生产、哪些农产品要利用国外资源解决,确实需要进行战略抉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肉、禽、蛋、奶、水产品、蔬菜等品种的供需基本能够实现平衡,矛盾的焦点在于谷物和豆类。

近年多次发生的限制粮食出口和国际粮价大涨的事实表明,对我国这样的粮食消费大国来说,绝对不能依赖进口贸易满足基本粮食供应,否则粮食供应问题随时将转为国家安全问题。在世界农产品供求紧张的情况下,谷物产品是最容易列入各国政府实施贸易管制甚至禁止贸易的产品。 

尽管大豆是非常重要的大宗农产品,但由于大豆的单产水平大大低于谷物,而且豆油需求具有较强的替代性,从营养和能量供应的角度来看,自我满足的迫切性相对要低一些。在这样的基本格局下,在谷物和大豆之间,我国只能走谷物自求平衡的道路,优先满足谷物的自我平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挖掘各种潜力,提高油料的供应能力。 

国内外统筹战略: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量农产品出口,也为优化我国农业结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经历多年磨砺以后,我国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在粮食领域,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重点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在国际市场的贸易话语权。作为大买家,我国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大豆、食用植物油等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但尚未与出口国建立比较稳定牢靠的合作关系,进口渠道主要掌握在国际商家手上,我国在大宗农产品定价方面也几乎没有发言权。牢牢把握贸易主导权、提高贸易话语权,对稳定我国进口来源、降低进口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通过“走出去”增加世界市场供给。从长期来看,南美洲、非洲、部分周边邻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较大。作为一个农产品进口大国,与友好国家合作开发农业,具有长远和重大的意义。因此,我国应在国际农业技术合作、建立境外粮食生产基地方面迈出历史性新步伐,积极参与国际粮食生产供应新秩序的构建。由于粮食生产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在“走出去”方面需要有长期战略考虑。要抓住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的时机,大量增加海外农业投资。 

收益提高战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目前,如果将劳动力成本计算在内,我国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率水平较低,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不利。根据江西省的调查,种植早稻每工日收入20~25元,而外出务工收入一般每天至少50元,种粮收入比务工收入要低50%以上。由于经营规模偏小,普通粮农的种粮净利润水平也比较低。农民外出打工一两个月,通常就能获得种粮一年的收入。2004年以后,取消农业税,对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给予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等,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政策之所以能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取得明显效果,根本的原因在于提高了农业的成本利润率,确保粮农能够获得必要的绝对净利润。从长远看,必须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粮食生产才能得到稳定发展。 

基础提升战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前提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余地已经很小,要实现粮食增产,关键在于提高单产。从我国自然条件来看,在改善粮食生产条件,为提高单产水平和总体生产能力奠定基础方面有大量文章可做。其中潜力最大的为四个方面:一是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改善灌溉条件,而且可以减少洪涝灾害。二是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只有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发展才具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三是加快建设现代种业。要将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如何形成既能保障农户权益、发挥分散经营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的良性局面,至今尚未真正破题。而其中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健全起来。要将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健全公益性服务体系、鼓励经营性服务主体发展作为发展粮食生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