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三大底层群体的社会愿景
时间:2011-07-15 10:13:53  来源:半月谈 
       新生代农民工:庞大的群体,孤独的个体

  【背景】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表明: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年龄16岁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0.9%,占全国职工总数近一半,已成为产业工人主力。在城乡两端都处于边缘化状态,是新生代农民工最显著的群体特征。
       【自述】

  ——26岁的唐小宁,来自湖南省武冈市文坪镇的一个小山村,现在是海南农丰宝肥料有限公司有机肥车间的一名工人。

  “我家5口人,父母、弟弟、妹妹都在深圳打工。我在父母眼里是一个不安分的人,17岁就出门打工了。9年间,在深圳、东莞、佛山和海口都干过。原来觉得闯荡一番会比父母亲过得好,走了一圈才发现,除了工资比父母刚出来打工时高一些,生活方式、社会地位没有多大改变。”

  “我的梦想是一两年内找个妹子成家。今年春节,父母让我回家相亲。家乡的女孩也大都出去打工了,春节时才见得到人,要找老婆就那10多天时间。我见了两个妹子都没结果,她们出门后心都大了,看不上我这样的人。”

  “晚上我经常到附近的小发廊呆坐,寂寞得要命。”

  ——42岁的宫经平是湖北省随州市万店镇人,目前和丈夫、儿子都在深圳打工,一家三口住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出租屋里。21岁的儿子站在屋外不愿说话。屋里有两张床和一个桌子,桌上摆着一台旧风扇,墙上吊着一台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

  “儿子21岁了,现在还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就喜欢上网。他职业中专毕业,原来在科技园一家工厂打工,一个月工资大约2000元,他觉得没前途,轻易就把工作辞了,现在还闲着没事干。老家的地都被征走了,儿子回去也没有生活来源,不知道今后该拿他怎么办。”

  “最大的愿望是能攒几万块钱,在老家盖栋房子给儿子娶媳妇,但从一家收入情况来看,这一想法短期内是不现实的。”

  【点评】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新生代农民工长时间脱离家乡的社会环境,对乡村产生了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拥有的却是残缺的生活,被排除在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之外。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进城务工不再是单纯谋生,而是开始追求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实现自我价值,但边缘化使他们难以实现这一目标。虽然他们的群体庞大,但个体又是孤独而无助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既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和发展,又有新的特点,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不仅要从经济层面入手,更要重视社会政策的调整,消除制度性障碍,给予农民工平等公民权。他说:“未来要尽快让农民工市民化。如果社会不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未来也不会给社会机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